万里茶路、通仙庵、传说、仪式与历史的交织( 二 )


现在通仙庵一年有两次大的庙会,即每年农历的9月28日与2月13日,分别为华光大帝的生日和武夷境主的生日。据一位潘姓老人介绍,以前赤石一共有4个大的庙宇,分别为通仙庵、下府庵、妈祖庙和鲁班庙,而华光三兄弟分管赤石镇的3个社:老大管赤石上街的隆津社,老二管赤石下街的隆祖社,老三管隆兴社。现在老二和老三的庙宇都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机场的时候拆掉了,仅剩下这一座老大的通仙庵。这个庙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但说不清到底是哪个年代建的。那个时候每次庙会做馒头(所谓的“馒头”其实类似于麻糍,也就是将刚蒸好的糯米打烂,再倒进滚烫的油,和芝麻、红糖等在一起揉搓成一个圆饼,黑不溜秋的。据说吃了能保佑平安健康,卖4元钱1个。)都要做1000多斤,还要喝米酒。
华光天王非常灵,据说修建这座庙的木材就是华光天王显灵运来的。华光天王曾托梦给赤石一村民,告诉他某一天从上游会漂下来木材,可以用一半来修庙,一半拖去卖了赚钱。到了那一天果然从上游漂下来许多木材,那人用一半的木材修了庙还了愿,剩下的一半拿去卖赚了很多钱。另一位腿有点瘸的大叔说,他以前做馒头的时候不小心让滚油烫到了手,抹了庙里的香灰就好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他还撩起衣袖让我看他的手臂。村民们还告诉我,以前通仙庵的华光天王不止是赤石的人来拜,连江西、浙江的人在做庙会时都会来拜,他们以前在这一带流浪时,得了病都会来通仙庵求药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前摆放着两筒签,人们可以求“药签”,也可以求“运气签”。
潘姓老人的介绍体现了历史记忆的叙事模式与社会情境的交织共融,并通过庙会网络与求药签这样的仪式实践,将“神话的真实与历史的隐喻”联系起来:一是武夷山区茂林修竹、盛产木材,解放前上游砍伐的木材和毛竹都是顺着九曲溪漂流而下,又漂到崇阳溪再运至县城,因此贩运上游漂流下来的木材本来就是存在于当地的一种历史事实;二是解放前从江西省来武夷山做茶工的人特别多,有时偶有感冒风寒等小疾,大多无钱看病,只能进庙求神。但他们求的神并非闽北本地的神佛,而是闽南普遍信仰的华光大帝。因此庙会网络与神祗信仰背后潜藏着复杂的人群流动。闽南的茶商北上,与江浙的茶工南下,随着茶叶的流动而在武夷山赤石镇的通仙庵交汇了。
 万里茶路、通仙庵、传说、仪式与历史的交织
文章插图
 万里茶路、通仙庵、传说、仪式与历史的交织
文章插图
“中华茶缘会”创造时空
出品人:闫龙镇公益创投基金——请让我来帮助你!
总顾问:闫少谨
总策划:阎红卫
总监制:周轶
商标权:宇王影视、店旺通、大大瞧瞧
运营人:“茶缘”文创团队
孵化项目:
1、“茶缘”网站、手机APP,普及茶科学、弘扬茶文化、服务茶企业、振兴茶产业;
2、“茶缘”系列文创产品“炎帝部落普洱缘”生、熟茶、“炎帝部落福鼎缘”白茶、“炎帝部落安化缘”黑茶及书刊、画册、音视频等衍生品;
3、“炎帝部落 神农奉茶”、“神农药茶草本精华 炎帝部落养生好茶 ”系列文化交流传播和品牌推广活动;
4、“茶缘”家庭(办公)茶席、茶文化众创空间;
5、人人都能现沏现饮、即泡即饮的“茶缘”人工智能泡茶机器人。
万里茶路、通仙庵、传说、仪式与历史的交织】6、周轶养生茶方健康顾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