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的特色(上)——明十三陵④( 二 )


明十三陵自成一体,疏密适当,相互映衬。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相邻两座帝陵的距离一般都在0.5—1千米左右。这样的距离,保证每座帝陵都是完整独立的建筑体系,不受其他帝陵的影响;同时,它们又是精心安排,相互衬托的。帝陵之间,遥遥相望,互为表里,“借景”而不“夺景”,可谓匠心独特。采用这种美学原则,其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政治与伦理内涵。皇帝们在世的时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经营着自己的王朝,不愿受任何势力的左右。晏驾之后,也是“独霸”一方,不肯与他人共享风水。这是封建皇权的深刻反映。然而,皇帝也是人,他们的皇位,是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对父、祖辈的皇帝缅怀与眷恋,也是人之常情。这使得他们死后,陵寝又要依附于祖陵之旁,不宜太远,这又是封建伦理关系的自然反映。
明十三陵的特色(上)——明十三陵④
文章插图
明十三陵布局图
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呈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自然环境优美壮观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选址,大多受堪舆风水术的影响。由于明朝时皇家陵地卜选采用的是盛行于当时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势宗风水术,注重龙、穴、砂、水的相配关系,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吉地又是永乐年间江西著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所选,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具有四面青山环抱,中间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的特色(上)——明十三陵④
文章插图
天寿山分布图
十三陵周围的军都山余脉,在陵域东、西、北三面形成环抱式天然屏障,北部的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中峰海拔760余米,是陵区最高峰。环山之中,是洪水冲积形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蜿蜒东去。陵区南部的龙山、虎山一左一右,虎踞龙盘,把守门户。伫立平原北望,群山巍峨,层峦叠嶂;登高南眺,河水潆洄,川原开阔。如此磅礴壮观的地理环境,正是中国古代风水学说极力推崇的“四势完美”“山川大聚”的帝王陵寝吉壤。
明十三陵陵区植被以常绿的松柏树为主。帝陵神道及陵宫有松柏和橡树,行宫、衙署则均植以国槐。在这些关系陵寝威仪的树木中,红墙黄瓦的陵寝及行宫等高级的建筑物被衬托得十分醒目,而陵旁灰色布瓦为顶的内外衙署(神宫监、祠祭署等)以及陵区侧翼红墙绿瓦的妃坟建筑则显得较为隐蔽。瓦饰色彩的不同标志着陵区内建筑的不同等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