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定型于唐,却兴盛于宋。人们每每想到宋代,都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因为宋代虽然富庶,但自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便重文轻武。所以,被那些马背上的民族,给欺负的节节败退,最终只能“花钱免灾”,割地赔款。宋代虽军事不行,但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从上至下,皆好玩乐。这份对热衷玩乐的向往,从中秋佳节中,便可窥见一二。
文章插图
中秋节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就将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所以,每逢中秋佳节,都会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场面浩大,热闹非凡。热闹程度到什么地步?三个词概括:不夜城、通宵庆贺、至晓方休。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从这平铺直叙的语句中,也许大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种通宵达旦,全民齐乐,玩了一夜的感觉,那我们再从苏轼的词中感受一下。大家熟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序言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有个“欢饮达旦,大醉”,意思就是说,苏东坡饮酒玩了一个通宵。喝醉了,才思泉涌,作了这首词,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在思念自己的弟弟。宋人如此通宵达旦地庆祝中秋,跟一个习俗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赏灯。
文章插图
这里的赏灯,不是指我们广义理解的那种灯会。赏灯会,是元宵节的习俗。中秋的赏灯是指中秋夜里放水灯。幽暗的河道,被各家各户的老百姓水灯装点得十分明亮,一道泛着光的灯河,伴着人们玩乐至通宵。宋代周密所作的《武林旧事》中,就有对中秋之夜放水灯的场景描写:“此夕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美观也”。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家家户户的水灯漂浮在水上,将水道点缀得如同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点亮着中秋夜,也照亮着人心。这只是民间,要说皇城的盛景,那更是华丽奢侈。
文章插图
宋代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秋》中也曾有详细描述:“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灿,竟夕乃止。”宫内布置的更是胜似仙境,如此繁华美景,让人如何舍得入眠?从上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花灯的意义其实有两层。花灯的两层意义分别是:“美观和祭神”。能工巧匠制作的花灯各式各样,每个花灯单独拿出来都非常精致好看。数万花灯装饰的河道,更是场面震撼人心。美观只是一方面,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祭祀江河之神。也有其他的说法是指庆贺潮神的生辰,以此来取悦潮神。所以宋代的中秋赏灯,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项目,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祭祀活动。
文章插图
除了河中的花灯,还有一种赏灯。当时的人们为了迎合天上的圆月,将做好的花灯用绳系在竹竿上,悬挂在高处,比如顶楼的屋檐和露台上。无论贵贱,每家悬挂在高处的花灯,彻夜发亮,为热闹非凡的夜市照明。这一习俗称为:“树中秋”、“竖中秋”。皇宫的花灯,自是最精美华贵的。富家之人悬挂的花灯,可高数丈,精致美观。即使是普通贫民,也会竖起竹竿,将精心做好的花灯悬在竹竿上。与家人、友人欢聚灯下,一起饮酒畅谈,那满城的灯火,将城市装点得如同仙境。《梦梁录》中,曾有对中秋之夜的描写:“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宴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上至天子皇室,下至贫穷布衣,在这中秋佳节,用着自己的方式庆祝。这段中秋之夜的描写,也是再现当时热闹非凡的场景,令人心驰神往。
推荐阅读
- 慈禧|河南有一家族,400年兴盛不衰,祖孙12代皆富豪,至今仍存在
- 隋唐|唐太宗若传位给此皇子,大唐会更兴盛,最起码比李治强上百倍
- 中国第一学霸姓氏,兴盛上千年,出镜率居全国第11位,光名人就有242人
- 三国两晋南北朝|微周刊 | 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的甘肃贸易
- 隋唐|陌刀是什么?为何陌刀会盛行于唐朝?
- 辽宋夏金|承袭唐,而胜于唐,相比与唐,宋代进奏院强在哪里?
- 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见证了北魏文化的兴盛,近6万尊佛十分震撼
- 楚汉|康居的兴盛与发展是如何的?为什么迁移牧地?有什么势力?
- 次兴盛|清代内阁俄罗斯文馆
- 明永乐|来自拍卖会上的明永乐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