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廉洁了,皇帝看不下去了,劝他说:你贪点没关系的!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贪官污吏被世人唾骂,甚至导致老百姓生活不下去而造反起义。然而,也有一些官员因为清正廉明,且为老百姓着想,而被后世赞扬。今天,就来介绍一位清廉的宰相,他由于太过于廉洁而家里太穷,甚至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劝他适当贪污一些。
他太廉洁了,皇帝看不下去了,劝他说:你贪点没关系的!
文章插图
陆贽,字敬舆,出生于公元754年,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陆贽在家排行第九,人称陆九,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他的家族自东汉末年就是江南望族.。但到了陆贽出生的唐朝中晚期,其家族已经衰落。或许是由于家境中落,陆贽小小年纪便很懂事,因母亲韦氏一直对他严格教导,所以陆贽自小便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想和见解,学习也尤为刻苦努力。但不久便被免职回乡。但因文牍判词写得好,陆贽后来又被补任为渭南县主簿,不久后又迁任监察御史。唐德宗李适即位后,派出使者访问民间,正好去了陆贽管辖的地方。陆贽向使者提出了一些考察的建议,此事被李适得知后,对陆贽大加赞扬,并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上任之后的陆贽更是兢兢业业,对于一些政事上的缺失,他一定会陈述给李适,李适因此对他更加信任。
他太廉洁了,皇帝看不下去了,劝他说:你贪点没关系的!
文章插图
建中四年(783),泾原军发动兵变,占领京城长安。唐德宗李适吓得带着陆贽、卢杞等10多个大臣就跑。唐德宗一行跑到奉天县(县治在今陕西乾县),在那里组建了流亡政府。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虽然有宰相,但陆贽却成了唐德宗的主心骨,无论大事小事,唐德宗都要与陆贽商量,时人称陆贽为“内相”。兴元元年(784),因为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乱,唐德宗又逃往梁州(州治在今陕西汉中市)。道路险阻,唐德宗曾经与陆贽一度失散。唐德宗安顿下来后,派人去找陆贽,却没有找到。唐德宗大惊,担忧陆贽可能遭到不测,不禁哭了起来。以吝啬出名的唐德宗下诏说,谁能找到陆贽,就赏千金。过了一些日子,陆贽终于赶来与唐德宗会合,唐德宗非常高兴,太子李诵和群臣们也都跑来祝贺,比回到京城还高兴。由此,陆贽被人称为“千金内相”。
他太廉洁了,皇帝看不下去了,劝他说:你贪点没关系的!
文章插图
此后,陆贽帮唐德宗写《罪己诏》,让唐王朝转危为安。陆贽虽然得到唐德宗极大的恩宠和知遇,但他因为经常直言谏诤,有违唐德宗的意旨,所以仕途上老是不见起色。尤其是回到京城后,大家都认为他会当宰相,但直到贞元八年(792),陆贽才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当年,陆贽主持进士科试,韩愈、欧阳詹、李观等8人登第,时称龙虎榜,誉为“天下第一”。陆贽执政后,苦口婆心劝谏唐德宗要爱民勤政,减少税收,让百姓休养生息,减轻刑罚,安定人心,但唐德宗都是一只耳朵听进去,另一只耳朵放出来。在藩镇叛乱、举国动摇的情势下,陆贽规劝唐德宗下诏罪己,唐德宗同意了。陆贽帮唐德宗写的《罪己诏》,社会反响强烈,效果非常好。
他太廉洁了,皇帝看不下去了,劝他说:你贪点没关系的!
文章插图
陆贽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水平,把《罪己诏》写得真情流露、感人肺腑。据说,前线的将士读了后,都豪情万丈,奋勇杀敌;叛乱的藩镇们则感动得痛哭流涕,深刻认识到所犯的错误,主动上表请求原谅。唐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竟然由此得以转危为安。回京后不久,陆贽因母亲去世而解职,回到了洛阳,他寄住在嵩山丰乐寺。很多人想巴结他,给他送来礼物,他尽管很穷,却并不收受任何人的送礼。守丧期满后,陆贽重新回朝,再次出任宰相一职。而尽管高居相位,陆贽依旧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在工作上清正廉明,为人也非常朴素。当时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官场上贪污之人比比皆是,但陆贽却不为所动,不愿同流合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