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从“文化地标”到为城市的精神“画像”( 二 )


由于早期剧场建设时对标的是所谓“文化地标”,更多关注建筑外观、地理位置等“表象”和“硬件”,所以,现有相当一批剧场定位太过“大而全”,但这终究是与当下日趋分众的市场规律背道而驰。
在市场的淘洗下,有着1949个座位的上汽·上海文化广场,9年前就“先知先觉”定位于兼顾市场与审美的音乐剧演出,且自身参与投资、制作中文音乐剧,还推出了“华语音乐剧孵化计划”。疫情前,他们就把音乐剧拓宽到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范畴。疫情时,他们把原先的华语音乐剧中,颇具人气的歌手,单独“拎”出来,做成音乐剧版的音乐会——去掉豪华舞台布景,且开拓出户外演出舞台,推出了贯穿全年的“户外舞台演出季”,让这个剧院成为“风景这边独好”。
剧场,从“文化地标”到为城市的精神“画像”
文章插图
国家大剧院内景。资料图片
剧场不仅要“场团合一”,还要转型成制作体,拥有制作剧目的能力,周围要簇拥着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这样才能让剧场的“两头”——观众和文艺院团,都热起来。这就是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生命力所在。当年,由编剧契诃夫、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其学生梅耶荷德为三驾马车的剧院,以契诃夫的《海鸥》一炮打响。梅耶荷德的学生瓦赫坦戈夫把斯坦尼与梅耶荷德的理念融合,贯穿至今。这就是该剧艺术总监图米纳斯导演的话剧《奥涅金》在中国一票难求的根本道理。而仅有图米纳斯一人导演,缺乏剧院整体支撑的中文话剧《浮士德》哪怕请来廖凡主演,也未赢得预期的高赞。
剧场,从“文化地标”到为城市的精神“画像”】 剧目一票难求了,剧场就活起来了。剧场,不仅仅是演出场所,更是荡涤心灵、疗愈精神的殿堂,也是陪伴人一生的学堂。著名导演陈薪伊在“演艺大世界”成立“陈薪伊艺术中心”时表示:“剧场,是城市建筑的英雄;舞台,是为历史人物塑造形象化的‘生命档案’的最佳环境,是展现‘巨人’的故事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