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二 )


北魏建立初期,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也得到了支持。道武帝拓跋焘本人就善于用佛教收揽人心,他曾在平城建寺庙,令沙门开导民俗。拓跋焘上台后,重用汉族门阀崔浩,而崔浩信仰道教,在崔浩的影响下,拓跋焘开始对佛教加以限制。438年,拓跋焘下令50岁之下的僧尼,一概还俗,以充兵役。
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文章插图
北魏统一北方后,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开始出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起义。445年,卢水胡(匈奴的一支)人盖吴聚众起义,许多僧尼也加入了其中。446年,拓跋焘亲征盖吴起义后,驻跸长安,入佛寺,看到了寺庙中藏匿了许多兵器,也就是怀疑该寺庙和盖吴通谋,于是下令将该寺庙僧人全部杀灭。在没收寺庙财产时,又发现了寺庙中有酿酒工具,以及藏匿妇女的窟室,甚至还有许多州郡官员寄存的财物。于是太武帝就下令杀掉全国僧尼,毁掉所有寺庙。这件事被称为“太武灭佛”。
后来,北方的道教领袖寇谦之病死,而崔浩也因事被杀,于是禁止佛教禁令就开始松弛了,佛教开始恢复起来。文成帝时期,佛教禁令解除,并且将重用沙门为国师,开始开凿云冈石窟。此后,佛教就迅速发展起来。孝文帝时期,全国僧尼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万。
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文章插图
云冈石窟
北魏灭亡后,北方分裂为高氏王朝和宇文王朝。高氏王朝占据肥沃的华北平原,户籍人口达到了2000多万。而佛教在高氏王朝的发展也是一帆风顺,北齐的皇帝都十分信仰佛教,例如文宣帝于晚年更到辽阳甘露寺,深居禅观,不理政务。北齐后期的寺庙多达4万所,僧尼达到了200万人,占据了户籍人口的十分之一。
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文章插图
宇文泰也比较崇尚佛教,尝命沙门昙显等依经撰《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当然,由于关西地区土地贫瘠,人口远不如华北平原,使得北周的佛教没有北齐昌盛。在宇文泰得到了益州、荆州之地后,已经占据一半的天下,此时境内的僧尼数量也到达了100万,寺庙超过1万座。
三,周武灭佛
北周的佛教虽然昌盛,但是地位是不及儒学和道教的。567年,有人上书建议灭佛,于是当时的掌权者宇文护召集百官僧道进行讨论,先后讨论了四次,但是没有结果,但是最终确立了道教高于佛教的原则。57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也召集百官僧道讨论三次,最终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佛教的地位在北周下降,这就为后来的灭佛埋下了伏笔。
宇文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上台之后的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企图统一全国。但是在三国对峙中,北周的面积虽然是最大的,但是人口却是最少的,因此兵源和财政收入也是最好的。为了能够增强国家的实力,宇文邕只能向佛教开刀,也就是“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大快人心的周武灭佛,让300万僧侣还俗,加速了南北朝的统一
文章插图
北周武帝
574年,宇文邕正式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也就是宇文邕不仅要灭佛,还要灭道。命令下达后,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这给北周增加了100万的劳动力。577年,北周灭北齐,宇文邕又将灭佛政策推广到整个北方,使得北齐的200万僧尼被迫还俗。此后的北周,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人口,财力充足,兵强马壮,可以说是真正的强国了。可惜宇文邕不久就去世了,他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愿望。
周武帝灭佛,使得一大批僧尼逃到了南陈,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北齐僧昙迁、靖嵩等三百余人迁徙到了江东,他们成为了法相宗之先驱。又比如智凯亦因灭佛南下,奠定了天台宗的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