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切断上游水源,汉兵断水陷入困境。
耿恭下令打井取水,打到十五丈深,仍不见水。
耿恭下拜祈祷,奇迹出现,“飞泉奔出,众皆称万岁”。汉兵粮尽,“煮铠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了吃了,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
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
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26人。
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
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不为大汉耻!至今令人动容。司徒鲍昱赞扬耿恭“节过苏武”。
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责任感。
正因为如此,为国效力,成为当时人们愿为之赴汤蹈火的生命价值取向。
《后汉书》作者范晔将耿恭与苏武并列,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
范晔感慨:
“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一千年之后,岳飞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即典出于耿恭斩杀劝降的匈奴使者,然后用火烤其肉,在城头与士兵谈笑分食的故事……
石城子遗址是汉代中原王朝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见证。
此次汉代古遗址“疏勒城”的考古大发现,其考古成果对于阐释新疆自汉代开始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历史史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推荐阅读
-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向新疆库车市中小学校捐赠15万册图书
- 这项全国唯一,就在青河!
- 【防疫科普】防疫千万条,口罩第一条
- 新疆自然博物馆开馆
- 新疆发现唐代生土立柱式陶窑 再现千年前制陶现场
- 历时半年,博州博物馆民俗厅布展抢先看!
- 轮台一周要闻丨谚语丨扫黄打非知识丨《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第三章)
- 新疆博湖冬季旅游展示“最美非遗”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公布 新疆15个项目入选
- 新疆金丝玉,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