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大臣们起初提议拥立齐王,齐王是第一个起兵讨伐吕氏的,又是高祖皇帝的长孙,拥立齐王的理由很充分。但琅琊王刘泽的一番话,让大家改变了主意。刘泽说,齐王的母家驷钧是个恶人,为人残暴恶戾,刚刚因为吕氏的缘故几乎天下大乱,如今立齐王,是又造出一个吕氏呀。人在江湖漂,你也得挨刀。齐王刘襄对琅琊王刘泽的一出诡计最终被自己吞回了肚子里。此言一出,大臣们一身冷汗,深受吕氏祸害的大臣们绝不会再给自己挖个坑。代王刘恒捡了个大便宜,因母家薄氏仁慈善良,被推选为皇帝,史称汉文帝。
文章插图
有了新皇帝,吕氏也被灭族,起兵也无口实了,大臣们派刘章告诉齐王,事情已经办完了,这里没你事了,你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齐王被浇了一头冷水,没挥一剑,没砍一刀,灰溜溜的收兵回国。诛杀吕氏,我打响第一枪,分配利益,我被打发回家,忽悠的有点大呀!齐王估计心如死灰,心力交瘁。次年,齐王病死。朝廷也是够缺德的,定了齐王的谥号为哀王,难道汉朝官方认为他很悲哀吗?二、晁错与袁盎汉景帝宠臣、御使大夫晁错一直对同事袁盎很不爽。袁盎在座,晁错就离开,两人从未在同一间办公室交谈过。晁错一直寻找各种机会,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收拾袁盎。
文章插图
晁错主张削藩,袁盎等大臣认为这是书生误国之论,十分反对。因多次直言劝谏,袁盎被外派至吴国任丞相。反对我的政策,对你不爽,就要给你穿小鞋。晁错作为御使大夫,有纠察百官之权,于是派人调查袁盎,认为他有接受吴王贿赂之事,判他有罪。人在朝廷漂,也会常挨刀。好在汉景帝下昭赦免了袁盎,但还是把袁盎贬为了平民。政见不合变成打击报复,晁错越过了底线。因晁错的削藩政策剥夺了利益,吴王刘濞联合其他诸侯王,以砍杀晁错为名起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七个王爷联合起兵造反,理由还是砍杀自己,但晁错想的却是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弄死袁盎。晁错的心不仅够大的,也是够黑的。晁错说,袁盎收了吴王很多钱,说吴王不会反叛,故意替吴王隐瞒,如今吴王真的造反了,要治袁盎的罪。
文章插图
袁盎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惶恐,连夜求见景帝,希望说明吴王反叛的原因。你治我的罪,我要你的命。袁盎面见景帝时,晁错正在和景帝商量征讨叛军所需的粮草数量。这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晁错和袁盎共处一室议事。袁盎告诉景帝,吴王虽然是土豪,钱很多,但招揽到的人全是无赖子弟、市井之徒,并没有豪杰被招揽,吴王反叛不值得忧虑。站在一旁的晁错说了他一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赞同袁盎的话。“袁盎的判断很对”虽然史书没记载,但小书生推测,袁盎很可能给了晁错一个大白眼。景帝问袁盎有何对策。“我的对策,臣子不能听到”,袁盎让景帝屏退包括晁错在内的所有人。虽然史书没记载,但小书生推测,晁错很可能也给了袁盎一个大白眼。
文章插图
袁盎向景帝建议,如今的对策只有把晁错杀了,并派使者赦免七国,恢复他们被剥夺的封地,这样他们就师出无名,朝廷可以兵不血刃而让七国退兵。人在朝廷漂,你也得挨刀。一面是江山,一面是自己的宠臣兼老师,帝王汉景帝毅然选择了江山,抛弃了晁错。景帝授意官员上奏弹劾晁错,罪名是行为不符合皇帝的恩德信义,想使皇上疏远群臣和百姓,结论是应当被腰斩。景帝大笔一挥,批示:可以。晁错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美其名曰被骗出去巡视市区,到了东市被腰斩。他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无论老幼全部当众处死。刘襄做人不厚道,欺骗了自己的邻居刘泽,在廷议皇帝人选时,刘泽也对刘襄来了次不厚道。晁错做事不正道,陷害了自己的同事袁盎,在提出平乱对策时,袁盎也对晁错来了次不正道。历史用血和泪警示今人,做人要厚道,做事要正道,坦坦荡荡,正大光明才是正途,如若不然,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推荐阅读
- 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 沙僧取经路上一直是得过且过, 不愿得罪人, 为何却狠心杀死有背景的他!
-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书中描述的那般美好?邻居:都是她编的
- 别再问美术生这三个蠢问题啦!美术生得罪谁了让你们这么欺负?
- 隋唐|李旦“三让”皇位是怎么回事?李旦为什么不愿意做皇帝?
- 隋唐|只要李世民一死李承乾就能坐上皇位,李承乾为何还要造反?
- 秦朝|秦始皇死后,如果扶苏继承皇位,能否改变二世而亡的命运?
- 太平公主|中国古代两次登上皇位的人有哪些,基本上都是无能之辈
- 康熙|究竟是哪件事,让康熙决定让胤禛继承自己的皇位呢?
- 得罪小人很可怕,不但丢了媳妇而且差点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