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说唐》一书的艺术水平比较粗糙,不像《水浒传》一样把一百零八将系统而完整地列了名单,而是随着人物各自出场,随意而散乱地作了介绍。隋唐十八条好汉分别是: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三裴元庆,第四雄阔海,第五伍云召,第六伍天锡,第七罗成,第八杨林,第九魏文通,第十尚师徒,第十一新文礼,第十六秦琼,第十八单雄信。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接下来步入正题,隋唐十八条好汉,都有谁是真实人物?谁是胡吹出来的虚构人物?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此人据《说唐》第三十三回描写:“这李元霸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柄铁锤,其重有八百斤,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在大隋称第一条好汉。”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真实的李元霸叫李玄霸,乃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子。《说唐》为清朝人所作,清人避圣祖康熙帝名中之讳,改“玄”为“元”,故名李玄霸为元霸。《旧唐书》卷68《高祖诸子传》载:“卫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早薨无子。武德元年,追赠卫王,谥曰怀。”遍观两《唐书》等原始史料,并未见到李玄霸有什么出军征战的记录,也绝无身负绝世武功的迹象,可见《说唐》只是借了个李元霸一个名字,进行了夸张的想象。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隋唐演义》中陈昊扮演的宇文成都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据《说唐》第十七回描写:“那宇文成都身高一丈,腰大十围,虎目龙眉,使一柄流金铛,重二百斤,乃隋朝第二条好汉。”他与李元霸俱为紫阳真人所传弟子,乃是宇文化及长子,官封无敌大将军。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隋唐演义》徐少强版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二子名承基、宇文,并无成都之名。但宇文成都这个身份却比较合乎现实,据《隋书》卷4《炀帝本纪下》载:“大业九年春正月丁丑,征天下兵,募民为骁果,置折冲、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将官,以领骁果。”宇文化及父子掌领炀帝禁兵,骁果军亦属其管,小说中宇文成都职责是保护皇帝,与此身份相合。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隋唐英雄》中释小龙扮演的裴元庆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说唐》描写道:“这元庆虽只十二岁,他用的两柄锤,却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从未遇过敌手。”此人历史原型是裴行俨,据两《唐书》《李密传》等记载,裴行俨是隋将裴仁基之子,瓦岗军起事后,裴氏父子降于李密,行俨因为骁勇善战,被誉为“万人敌”,“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小说中裴元庆武力甚是惊人,他硬架李元霸三锤,借下山之势击伤宇文成都,是瓦岗军中头号猛将,后来误中埋伏,死于隋军火雷阵中。历史上的裴行俨在瓦岗军失败后归附于王世充,后来因为过于勇猛受到猜忌,父子二人都被王世充所杀。
隋唐十八条好汉为何只出场了十三位?他们真的有历史原型吗?
文章插图
第四雄阔海、第五伍云召、第六伍天锡则全无史迹可寻,但雄阔海、伍天锡各据山寨起事,类似知世郎王薄、高鸡泊高士达的草莽出身,伍云召反于南阳,类似隋末起义的地方将官,大概都是根据特定历史背景而创造的人物形象。 第七条好汉罗成,《说唐》描写:“罗成年方十四岁,生得眉清同秀,齿白唇红,面如团粉,智勇双全,隋朝排他第七条好汉。”其原型应当是隋唐时的将军罗士信。据《旧唐书》卷193《罗士信传》载,罗士信是山东历城人,十四岁那年便随隋将张须陀与起义军作战,张须陀败亡后,罗士信辗转投入瓦岗军、王世充和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