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三年里,我一直就觉得我妈没死!


贾平凹:三年里,我一直就觉得我妈没死!
文章插图
文学作品中历来都不缺少歌颂母爱的篇章,无论是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还是冰心的诗歌《纸船》中令人潸然泪下的思念,多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柔与伟大。
2018年《朗读者》节目发布会上播放的一个片段让在场的无数人潸然泪下,斯琴高娃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朗诵了文学大师贾平凹《写给母亲》一文,读完之后,在场的很多人,包括主持人董卿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人死如水,我妈一定还在牵挂我贾平凹一生写下了太多的优秀作品,《废都》、《秦腔》、《古炉》、《丑石》,每一个作品拿出来都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这篇作品相比,《写给母亲》这篇短小的散文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并不妨碍这篇散文成为他的作品中最感人至深的一篇。
贾平凹:三年里,我一直就觉得我妈没死!
文章插图
每一位母亲在儿女的心中都是伟大的,贾平凹也不例外,就像他自己在文章中所写的那样"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他不愿意重复,是因为母爱早已根深蒂固成伟大而又温暖的样子。
其实贾平凹很少在作品中写他的母亲,很多人看过他的作品,那些名著中几乎无法探寻到他母亲的任何影子,但我们似乎可以从任何一部小说,那个温柔善良的农村妇女身上,找到我们想象中的贾平凹母亲的样子。
或许作家早就不自觉地将母亲融入了自己的笔下,只是他自己尚未发现,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说道"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如同每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在心中母亲是温柔的,善良的,伟大的,可是真正要写些什么的时候,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贾平凹:三年里,我一直就觉得我妈没死!
文章插图
贾平凹在写下那个散文的时候,他不是誉满文坛的大家,不是著作等身的文学家,外界的赞誉和光环通通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面对母亲离去,无能为力而又仓皇失措的孩子。只要母亲在家就在,母亲离去之后,不管年纪多大,都是一个没有家的孩子。
《写给母亲》没有采用什么复杂的笔法或是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朴实的语言诉说着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然而在那样朴实的小事之后,蕴含着极为悲痛与深切的柔情,母亲真的离去了,不管他愿不愿意相信。
可是他宁愿相信母亲只是睡着了,这是一个成年人最后的孩子气与童真,然而"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他终于接受了母亲已经死去的现实,失声痛哭,如同一个孩子,他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孩子,不管年纪多大,不管经历了如何岁月沧桑,那一刻他只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
贾平凹:三年里,我一直就觉得我妈没死!
文章插图
可就算是他接受的母亲离去的事实,他也始终相信母亲在牵挂着他,就像我们孩提时代坚定地相信的那样,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一直一直的牵挂着在地上的人。
文坛鬼才呼吁尽孝要趁早贾平凹出生在陕西一个农民家庭,他亲眼目睹了黄土高原上的人情变化,这里的一草一木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他是当代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家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潜心创作的作家。
2008年贾平凹的作品《秦腔》获得了第7届茅盾文学奖,作家做的第1件事情不是去领奖,也不是在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宣扬这部作品如何的费心费力,有怎样深刻的主题和内涵。
贾平凹:三年里,我一直就觉得我妈没死!
文章插图
他一个人静静地回到了老家,去父母的面前上香,面对采访的时候,他坦然说道:"《秦腔》其实是我写给母亲的。"他曾经说过,《秦腔》是故乡留给他的最后一块宝地,而故事中发生的那些事,似乎就是他家庭原原本本发生的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