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以四大平台构建世界级科创高地( 二 )


建立世界级质量管理创新平台 。 一是以数据赋能为动力 , 以两业融合为路径 , 以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符合性质量为基础 , 以不断提升制造业的适用性质量为方向 , 降本提质增效 , 促使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 二是建立产业质量管理生态 , 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途径 , 以战略创新谋划质量、管理创新保障质量、自主创新提升质量、协同创新增强质量、开放创新创造质量 , 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场景以拓展新市场 , 以优质丰富的产品 ,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 三是加强数字化赋能区域品牌建设 , 在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过程中 , 促进价值在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高水平双向传递和提升 。
建立世界级供应链创新平台 。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 打造平台型企业 , 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功能 , 通过数据赋能制造端、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联通 , 打造产业发展生态系统 , 促进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融通 , 提高制造+服务的水平 , 建立智能化、网络化和数据化的世界级供应链 。
【创新|以四大平台构建世界级科创高地】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创新平台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要打造世界级科创平台 , 广州的优势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弱项又有哪些?
张振刚:广州的科创实力和潜力强大 。 一方面 , 国家级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林立 。 例如 , 广州拥有一批高水平大学 , 以及中国科学院能源所等一批国家级研究机构 。 广州还引进美国冷泉港、斯坦福研究院等世界先进科研院所 。 另一方面 , 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 广州已经建成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国际生物岛、国际创新城等产业创新基地以及琶洲等四片区联动的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 , 一大批科创企业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 , 生物医药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培育已经初见成效 。
但在弱项方面 , 一是城市治理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面还有待丰富完善 , 在某些领域需完善前瞻的城市发展规划 。 二是科技原创能力、创新源头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 要克服这些弱项 , 除了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基础建设和健全科技管理机制 , 还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
首先 , 要做好三个定位 。 第一 , 目标定位 。 要做好战略规划 , 加强技术预见研究 , 结合广州实际 , 在重点领域 , 制定新兴产业和世界科技前沿技术的发展规划 , 实现重点突破 。 第二 , 关系定位 。 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 加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 , 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能力 。 例如 , 要加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建设 。 第三 , 功能定位 。 在融入大湾区 , 融入“一核一带一区”的建设中 , 充分发挥汇聚、策源和辐射的功能 , 并在此过程中 ,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
其次 , 要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创新平台 。 一是以数字经济创新为抓手 , 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创新平台 , 建设城市大脑 , 发展智慧城市数字孪生技术 , 推进智慧城市智能管理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 , 提升城市的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水平 , 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 , 使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更协调、安全、便捷 , 使城市的创新、创造和创业活动更加高效 , 促进人才流、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通 , 从而激发全社会创新的活力 。 二是打造世界级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平台 , 面向国内外 , 引进国际前沿技术战略科学家 ,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造、创业环境 。 三是打造数据赋能的营商创新平台 , 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率融合 。 运用数字创新 , 开展场景创新 ,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融合 。
鼓励高水平技术“引进来”与产业全方位“走出去”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对于广州打造世界级科创平台 , 您还有哪些建议?
张振刚:广州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平台 , 要着力增强高科技供给能力 。 在自主创新上 ,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 , 建立更加公开、公平、有效的科研资源分配和管理机制 ,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 提高创新绩效 。 二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 加强国家实验室培育工作 , 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 , 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 , 提升科技创新组织的能级 。 三是开展技术预见研究 , 准确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趋势 。 四是以制造业龙头企业为主体 , 而不是知识产权中介机构为主体 , 加强高价值专利组合的培育、创造和转化 , 提高专利质量和转化率 。 五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装备制造首台套激励政策 , 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分配研发资源 , 激励企业自主发明创造 ,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走向高端 , 转型升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