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古代国家公国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起源于隋朝,是当时穷苦百姓出头的最直接的方式,只要能中状语那你就是一飞冲天,所以在古代但凡只要有条件,都会想办法去参加科考,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除了这个渠道,基本没有其他的方法能提升自己的地位了。
文章插图
科举从创办开始一直举行到光绪三十一年,据统计,这些年里文武状元一共出现过777位,对于状元之争历朝历代的竞争都非常激烈,毕竟只要中了状元,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权贵之家,都算是一种荣耀,而在乾隆在位期间,关于考状元还出过一件趣事,在当时的一次科考中,有两人的学识才华都不相上下,最后还是乾隆出了一道考题来分的胜负,但胜利者却是主动认输的那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文章插图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很高,他一生写了超过四万首诗,虽然都不咋地,但从这点也能看出乾隆对诗词的热爱,除了写诗,乾隆还非常喜欢对对联,在对对联方面的水平比诗词要高出很多,也出过不少有名的对子。所以当时给两位学子出的题目也就是对子。
文章插图
乾隆那次出的上联只有五个字“烟锁池塘柳”,这五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里面暗藏玄机,因为这五个字里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虽然只有五个字,但称的上是千古绝对,两位考生听了这个对联后都陷入了深思,过了一会,一个考生回答了,他对乾隆说:启禀皇上,这个上联难度太大了,我对不上来,请求先行告退,说完就要走, 这时乾隆却叫住了他:站住,朕就钦点你为状元了,这让当时在场的人都非常意外
后来乾隆说了原因,毕竟上联是他出的,关于对联的难度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一时对不上来很正常,但这位学子却能认清现实,那怕这个机会非常难得,这一点难等可贵,是个人才,这下众人才恍然大悟。
文章插图
【两位才子相争,乾隆出一上联,考生扭头就走反而当了状元】对联在中国一样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了,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就算到了现代,每到过年我们都还有贴对联的习惯,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言简意深,像乾隆出的这个对联,就算到了都还没有合适的下联出现,像有人说的所谓“深圳铁板烧”“炮镇海城楼”这种下联,虽然看似工整,但是意境却相差太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梁山三大女将,两位都爱开店,一位做正经生意,另一位却要人性命
- 张无忌有两位传人,两人虽得了张无忌“真传”,却死于同一人之手
-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 敌国派才子来谈判,群臣被辩的不敢应战,皇帝笑道:叫文盲和他谈
- 历史中的当涂才子,个个大神级的学霸,你怎能不知?
- 古代公认的大才子们,为何都科举落榜!
- 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杜姓诗人,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 才子对联招亲:“桃李花开,一树胭脂一树粉”,坡脚姑娘对出下联
- 任翰: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的才子
- 青楼女子巧出一上联,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对不上,六百年仍无人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