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梅执礼明放暗杀,李云睿明杀暗放,为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南庆国的天下,都是庆帝的,南庆国的子民也都是庆帝的。如果庆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这一切讨论都是无根之萍,毫无意义。作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庆帝所做的一切,包括帝王心术,包括家国情怀,都可以成为被研究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历史的借鉴,也可以成为小说写作,戏剧创作的范本。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梅执礼明放暗杀,李云睿明杀暗放,为啥
文章插图
到目前为止,除了因为超前点播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外,从猫腻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庆余年》,到目前为止,剧情、演技都是上乘,只是在服化道方面出现了一些槽点。演技我们先不讨论,在这里只讨论一下人物设定,讨论一下庆帝的“帝心”。陈道明的演技还是毋容置疑地,一如既往地精湛……没忍住,就一句。陈道明饰演的庆帝,在《庆余年》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容里藏着杀机,杀机里藏着包容,让所有人都揣摩不透。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亲近老臣,贴身侍卫,在它面前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连他最依仗、最信任的,也是曾经跟他出生入死,助他上位的陈萍萍、范建、洪四庠等人,也是如此。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梅执礼明放暗杀,李云睿明杀暗放,为啥
文章插图
皇帝的威权,除了来自“帝位”之外,还来自“帝心”和“帝威”。庆国的所有人都对庆帝恭恭敬敬,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皇帝,还因为他身上自带的威严和他的无上心术。在历史上的皇帝之中,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数百,真正像庆帝一样,既在帝位,又有帝威,又精研帝心的,少之又少。庆帝绝对是一个超越了大部分皇帝的英武皇帝。但是,不管庆帝如何英明,如何有心,都是作者猫腻写出来的,所以,庆帝的一切智慧归于猫腻。而这篇对于庆帝智慧的分析,是我写出来的,所有不合理之处,归我自己。今天就拿出两段庆帝处置臣子和皇亲的例子来分析一下,看看庆帝是如何娴熟地运用帝位、帝威和帝心的力量的。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梅执礼明放暗杀,李云睿明杀暗放,为啥
文章插图
第一处:庆帝明放暗杀梅执礼。范闲怒打郭保坤,郭保坤把告状的状子递到了梅执礼那里。梅执礼既不愿意得罪郭保坤,也不愿意得罪范闲,确实是挺为难的,但如果他秉公执法,就事论事,反倒更加容易脱身。就算他偏袒一方,判错了案子,告到庆帝那里,最多也是被庆帝训斥几句,无伤大碍。毕竟,皇权社会,皇帝一言九鼎,可以杀人,也可以保人。但是,梅执礼做了一件最错的事就是,他站到了太子的队伍里。虽然为人臣子者,不能不把储君放在眼里,可要是和储君走得太近,明显触了庆帝的逆鳞。庆帝若无心将皇位传给太子,他也不会立这位太子。庆帝既然立了太子,又看到了太子的性格过于柔弱,扛不起大任,他就想通过一番敲打锤炼让太子快速成长。但是,庆帝想让太子成长,想让太子具备帝王之才,那是庆帝的事,其他臣子如果也有帮助太子快速成长的想法,并且落实到行动上了,就是自己找死了。
庆余年:犯同样的错误,梅执礼明放暗杀,李云睿明杀暗放,为啥
文章插图
为什么呢?因为庆帝自己正值壮年,雄才大略正在施展,怎么能看到太子的帝王之才超越自己呢?那不是自找死路,让太子取代自己吗?所以,庆帝严谨太子私交近臣,就是这个道理,谁敢有这个想法,他就杀谁。按说,太子结交近臣,既有近臣的错,也有太子的错,庆帝为什么只杀近臣呢?因为太子只有一个啊,庆帝也不会轻易把他废掉,所以就只能杀近臣。有人说,庆帝这样做实在过分,这不是让太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吗?既要成长变强大,又不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加自己的助力,这种活谁能干得了啊?是的,庆帝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你懂了,就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增强自己的力量,你不懂,就等着被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