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擒方腊之人并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而是一宋朝名将

《水浒传》中,宋江和方腊的自相残杀算是让大家最为痛心的一段了。不仅梁山108将被方腊杀了三分之二,方腊自己也被生擒完蛋。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宋江没有打过方腊,二人根本就没什么交集。
历史上擒方腊之人并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而是一宋朝名将
文章插图
方腊应该算是《水浒传》中被黑得最厉害的人之一了,在真正的历史上,方腊其实不屑于跟宋江较量,因为二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宋江根本不配和方腊相提并论。人家方腊好歹是起义造反,宋江则是真正的落草为寇,历史上的宋江算是山东一代有名的悍匪,手下36位兄弟个个是好手。他们流窜于山东、河北两省,四处作案。历史上的宋江与《水浒传》中完全不同,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非常有军事才能,他的队伍主要是打游击战。他们攻城陷地,逢州破州,遇府过府,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先后攻打了青州、济州、濮州、郓州,并将活动范围由山东扩大到河北各地,纵横数百里,如蹈无人之境。朝廷虽然下大力气出兵镇压,但由于宋军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所以一时之间竟然拿宋江一伙人没办法。
历史上擒方腊之人并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而是一宋朝名将
文章插图
其实换个角度看,主要还是宋江规模太小,名义上说是起义,其实就是几十数百个悍匪,流窜于山林之间,官府也懒得去搭理他们。而方腊则就不一样了,其乃是正儿八经的起义军领袖。北宋末年,宋朝廷对外忍气吞声,对内压迫却异常残酷,导致民间起义不断。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方腊起义。宣和二年(1120元)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席卷数州之地,鼎盛时期,聚众二十余万。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那都远不是宋江等梁山匪徒所能相比的。然而,在《水浒传》中我们了解到的方腊却是一个反面人物,和梁山好汉一样都属于贼寇。显然,这是一个不公正的评价。
历史上擒方腊之人并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而是一宋朝名将
文章插图
方腊出生在睦洲青溪县,这里是个盛产竹木漆的地方,宋徽宗当时非常喜欢各种奇花异石,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特殊爱好,专门在江南地区设置了“苏杭应奉局”,用来采集各种奇珍异宝送往都城汴京,是为“花石纲”。由于皇帝喜好花石竹木,当地官府遍到处搜刮竹石类的奇珍异宝,所以当地百姓深受剥削之苦,无法生活,百姓对朝廷多有怨言。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
历史上擒方腊之人并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而是一宋朝名将
文章插图
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方腊这个人组织宗教出身,敏锐的察觉到了百姓的不满,于是开始吸收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员,并且以宗教学说迷惑他们。他的方式类似于洪秀全起义,以摩尼教蛊惑人心。摩尼教讲究:平等互助、人人平等、财产共享,对于穷苦百姓来说,很有吸引力。所以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最高时兵力多达20万。起义之初声势浩大、风卷残云。但随着起义军不得民心,逐渐就走向败亡。当时方腊组织的义军没有弓箭,盔甲这些军用设备,为了对抗朝廷,他继续以宗教迷信蛊惑百姓,希望获得更多的百姓支持。但造反这种事毕竟是掉脑袋的大事,一般百姓只要能够活下去,绝对不敢直接参与。
历史上擒方腊之人并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而是一宋朝名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