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曾就自己的生平写过一本《知堂回想录》,其中,有一段记载了他和大哥鲁迅前往日本读书,在很长的时间里二人居住在被称作“伍舍”的房间里。房间的地面一共由六块席子铺成,据周作人本人说“非常气闷”。由于,水土不服,周作人不想从事任何工作,鲁迅每天监督弟弟完成书籍翻译工作,周作人对鲁迅的态度十分消极,常气得鲁迅火冒三证。
某次鲁迅甚至暴起揍了周作人几拳,惊得好友许寿裳连忙从中拉架,这才平息了这场事端。这段记载算是鲁迅兄弟俩没有彻底决裂前的轶事了,读起来十分生动,鲁迅先生的爱之亲责之切的脾性可见一斑。周作人年老后重新回忆起挨揍的原由后,并未怪罪大哥,而是深刻的检讨了自己,说自己活该挨揍,并且,表示后来一直都后悔曾那样拖延。
文章插图
回忆录中提到的“伍舍”其实就是日本的小房间,拼凑成地面的席子实际上是日式榻榻米“席居”。按照描述来看,当时他们居住的房间大约十平米左右,按理说,三个男人住在这样狭小的环境的确很憋屈。许多现代人觉得榻榻米是日本特色,其实,这种“席居”发源自我国。
并且,至今韩国的韩室、中国少数民族及东南亚等地保留的部分席居传统皆是中国古代席居制度的直接传承。
都知道,“席地而坐”与“席地而居”是我国古人的习惯,从明朝罗欣作品中“神农作席荐”这段中就能看出这习俗有一定年头了。因中原长草,发明了“席”,江南生竹,发明了“筵”,“筵”上铺“席”,故“席居”又被称为“筵席”,这是由“地面”为重心的平面起居方式形成的生活文化制度。
文章插图
远古时期人类围坐在地上、睡在地上,后来席子被发明出来,也就是“席居”的雏形。由于工艺问题,夏朝时期的席子还比较粗糙,在皇宫中使用的席子边缘会装饰一些花纹,但也仅限于此了。那时生活的主流图景,是没有桌椅,不用床榻,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工作、休息、饮食、歌舞、祭祀……一切活动,都在席上,自天子以至庶人,没有区别。
到了商朝末期,这种装饰花纹的工艺得到了普及,所以,华美的席子逐渐流传到民间,席子也逐渐成了讲究的家居产品。周朝以后,礼仪逐渐完善,朝廷专门设立了负责铺设席子的官职,这一时期后的席子便不仅作日常坐卧用途,还被加入了许多宫廷礼仪。
文章插图
“席”通常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长短大小各异,分别作不同用途,有供一个人端坐的“独坐”,也有供大伙一同就坐的“筵”,只不过,在“筵”之上还得铺设副席,十分讲究。现代人的家居通常笨重复杂,在放置之后很少移动。但在古代家具轻便,通常都是些屏风、几、案等便于移动的家具,所以,根据场合不同这些陈设的家具会变更位置,也便于铺设在下方的“筵”的更换。
古代人关于“席”的礼仪十分考究,一群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年纪较长或地位较高的人要另设坐席,以示尊重。即便有时要与其他人坐在一起,地位尊贵的人或长者必须坐在席的首端,而且,落座的人身份地位差距不能太大,否则,是对地位尊贵的人或长者的不尊重。
汉朝时期,仁安和田仁跟随卫青前往平阳公主家,卫青命令手下这两位侍从与骑奴坐在同一个席子上饮食,这两人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之后,拔出刀便割断了席子就是这个缘由了。
文章插图
【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保留至今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都来自中国
推荐阅读
- 让人胆寒的“凶残”冷兵器,小日本忍者镖垫底,大中华奇兵刃称雄
- 用滑板画水墨、用布贴在滑板,这两个日本滑板先锋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 日本90代奶奶制作的剪报画,年龄从来不是爱好的阻碍
- 日本有百鬼夜行, 英国有吸血鬼, 中国有什么?
- 最能代表日本工匠精神的几个品牌(下)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二简字”推广效果奇佳,为何却被政府废止?专家:快成日本字了
- 扮演潘金莲最好的演员,不是王思懿,而是一个日本人
- 这件事在中国是禁止的, 在古埃及日本却是习俗, 现已尝到苦果
- 课本上罕见的7个汉字,在日本很常见,很多人读错了,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