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倒了句闲话,明代第一大才子解缙被扔到雪地活活冻死


只因倒了句闲话,明代第一大才子解缙被扔到雪地活活冻死
文章插图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数九寒天。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浸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被活活冻死。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大才子为何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看完下文后,原因令人唏嘘不已。
只因倒了句闲话,明代第一大才子解缙被扔到雪地活活冻死
文章插图
解缙,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聪明好学,被同乡之人称为才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举考中了进土。由于在家乡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甚至传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对他也十分重视,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他。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当时正是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之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法司各级官员不断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真可谓腥风血雨,变化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大臣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只因倒了句闲话,明代第一大才子解缙被扔到雪地活活冻死
文章插图
但解缙注定是个出人意料的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他没有退却、畏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戳,并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详细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朱元璋勾画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图画,并对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解缙疯了,因为只有疯子才敢去惹疯子。而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一反常态,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评,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当时的官员们被惊呆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解缙还能活下来,于是这位敢说真话的解缙开始名满天下。出了名后,麻烦也就来了,固然有人赞赏他的这种勇敢行为,但也有人说他在搞政治投机,是看准机会才上书的。但解缙用他的行动粉碎了所谓投机的说法。他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大臣们都很清楚,断然不多说一句。但是解缙又开始行动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申辩。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恼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缙写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这件事情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解缙继续他的这种极为危险的游戏,他胸怀壮志,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然而他根本不明白,这种举动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不久,他就得到了处罚。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解缙于是沿着三年前进京赶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家后他苦苦思索自已为什么会失败?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意识到,自已失败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涂,自已根本就不知官场是个什么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市场的,要想获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权谋手段,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升迁,提高自己的地位。解缙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开始转变。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时距解缙回家已经过去了七年,虽然还没有至十年的约定之期,但解缙开始行动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会有官做的,要想当大官,只能靠自己。
只因倒了句闲话,明代第一大才子解缙被扔到雪地活活冻死
文章插图
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向朝中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建文帝虽然知道他有才能,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遥远的西部,幸好他反应快,马上找人疏通关系,才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终于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丑,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开始了,大军兵临城下,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胜利在望。这时,解缙审时度势,连夜收拾细软,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于是朱棣登基后解缙很快就成了宠臣。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学,他合理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采购、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素地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知识分子队伍中的娇娇者,他做得很出色。这上千人的编撰队伍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所修大典不断接近完成和完善时,解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他不再是怀才不遇的书生,而是国家的栋梁。在解缙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干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地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知识财富,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