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 | 王呈祥
“在我看来,南怀瑾根本就是个骗子。因为他向大众传播的国学经典,都是经他个人咀嚼后的产物。尤其是对《论语》、《老子》、《易经》等书籍的解读多是胡扯,有一些理念故作与众不同,甚至有时候,还含有“迷信”色彩。”作家李敖在国学讲堂解读文学经典时,为何要这样评价南怀瑾?
文章插图
事实上,笔者早年根本不知道南怀瑾这个人,当然对李敖也很陌生。
记得有一年,我乘火车去温州,出站后步行来到站前路的另一侧换乘公交,正对面“温州”两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这是谁写的?”我当时在想。由于落款字体小且当时距离远,看不清是什么字,为此我特意折返,最后看清了是“南怀瑾”。之后,我特意上网查了查,这才知道了南怀瑾,原来他竟是文化界的大师。
文章插图
南怀瑾
一九一八年,南怀瑾出生于温州乐清。他十余岁开始习武,二十岁考入中央军校,二十三岁拜佛教禅宗虚云和尚为师,成为佛教俗家弟子。
新中国成立后,他迁居台湾,受邀为多所大学讲学,并相继在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后移居美国华盛顿,后又抵居香港,晚年定居在苏州,二零一二年九月逝世于苏州太湖大学堂,享年九十五岁。
文章插图
他博学多识精通诸子百家,尤其是对儒释道研究最深;著作不计其数,我们熟知的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等;同时,他一手创办了《人文世界》杂志;另外,他还是文化界公认的第一个把国学“通俗化”的大师。禅宗佛学、文化教育、政治行动、经济贡献,四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南怀瑾先生的一生。
这样的国学大师,世人敬仰还犹恐不及,为何作家李敖要抨击呢?其实这并不奇怪。众所周知,李敖的一生要么是在怼人,要么是在赶往怼人的路上,怼天怼地怼空气,没有不怼的,就连鲁迅那样的人物也未能逃过他的董狐笔、魏徵嘴,更何况是南怀瑾。
文章插图
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不论人,我们抛开对李敖的个人看法,来看他对南怀瑾的评价是否有道理。
首先,他说南怀瑾向大众传播的国学经典,是个人咀嚼后的产物。这种说法没有问题。要知道,后人解读前人的著作,不可能与本意一字不差,必然会有一定出入,所谓出入便是个人的意见,或者说“自己认为”。比方说《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有学者解释成天地轮回,也有学者解释成万物变化——两种解释都在围绕着“自然”,我们能说谁是错的?
文章插图
有问题的是,为什么李敖解读的国学经典,他自己不认为是咀嚼后的产物呢?这个很好回答:我是大师,所以我是对的,别人都不对!既然是后人解读前人,李敖就能确定解读的与原著没有出入、与作者本意一字不差吗?不尽然吧,本意是什么也只有作者本人最清楚。
其次,他说南怀瑾对《论语》、《老子》、《易经》等书籍的解读是在胡扯。有学者讲,现在市面上南怀瑾的著作多是后来学生整理出版的,有的是讲课时的记录,有的是录音和视频,还有不少是公开的即兴演说,实际他自己并没有专门写过。
推荐阅读
- 一生仅演一部作品就退出演艺圈,现却身价过亿,捐上百所希望小学
- 为了成就一部大书,他愿意奉献一生,看看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 李煜病中写下一诗,道尽一生悲凉,仅开篇两句,便催人泪下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司马光死后列入奸党,朝廷下令毁著作,《资治通鉴》为何仍在世?
- 宋仁宗一生究竟有多牛,竟让乾隆如此崇拜?
- 民国四大美女的最后结局:林徽因一生受尽宠爱,最美的她却凄苦一生
-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但仅一首入选小学课本,学生却很喜欢!
- 他一生征战从无败绩,只可惜天妒英才,留有后世佳名!
- 民国“宠妹狂魔”,妹妹裹脚太疼,哥哥:我养你!用一生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