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日本社会的新旧更替,阳明学对日本变革有什么影响?

我们都知道,所谓阳明学,即阳明心学,是明代中期大儒王阳明的学问。中国学问之东传,是由来已久,而日本历史上也受惠良多。因此,幕末阳明学在日本的风行及其影响,既有历史惯性的作用,也应看到同时期日本社会的客观现实和阳明学本身的学说长处。
简单地说,阳明学的核心在于“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致良知”,强调心性的重要作用,是对当时已经僵化了的程朱理学的反抗和儒家内部的自我革新。进而,我们有必要探究阳明学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
当阳明心学盛行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君主极权政治的上升期,朝堂之上,皇帝乾纲独断,大臣各怀鬼胎,君臣关系极差。社会之中,封建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因素,伴随而来的是市民阶级和市民文化的崛起。
幕末日本社会的新旧更替,阳明学对日本变革有什么影响?
幕末日本社会的新旧更替,阳明学对日本变革有什么影响?
文章插图
国际上,朝鲜、日本、西南土司等与中原也陆续发生争执,边地烽火一日三传。文化上,衮衮诸公端居庙堂,皓首穷经于截搭诗,但社会上的民俗文化已经极为繁盛而多元……
可以说,这时候的社会是割裂的,人们需要重构上下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但一直以来“为生民立命”的读书人已经日渐丧失了效力,程朱理学的僵化扼杀了生源的活力,人们亟需新的理论为此注入活力,心学于是应运而生,顺应社会趋势,宣扬人人都是圣人,在特定的时期,有开启民智之功。
王阳明死后,他的学说被弟子继承并发扬,极盛时期成为与理学分庭抗礼的显学,最终分裂为七大学派,其中泰州学派、江右学派等影响较大,但都宗阳明,属一脉相传。此后,大约在明末清初,阳明学传入日本。
幕末日本社会的新旧更替,阳明学对日本变革有什么影响?
文章插图
新的学说理论同样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传播阳明学的先行者当属“近江圣人”中江藤树,他由理学入心学,发展了一批弟子,直接推动了阳明学在日本的新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中日阳明学发展到后来,中国的心学培养了一批“袖手谈心性”的人才,而日本的心学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精神发扬光大,反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变化恐怕也是阳明心学之所以能在日本幕末变革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每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都必然在爆发之前有充分而复杂的社会条件的发展,推翻幕府明治维新的变化也是如此。
幕末日本社会的新旧更替,阳明学对日本变革有什么影响?
文章插图
美国的黑船事件通常被视作日本近代史的开篇,然而,无论是日本接触欧洲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内部自我变革,都还早的多。幕末的日本社会,已经出现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先导,便是阳明学。
德川幕府后期,封建的庄园经济已经走下坡路,封建的生产关系、等级制度也逐渐松弛,但既得利益者——德川幕府仍要维持原有秩序。于是一方面,他们效法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严格限制日本与外国的海外贸易,除中国外,官方只允许荷兰有限的贸易。
另一方面,他们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于是奉讲求三纲五常的程朱理学为正统,取代了古文学。显然,这是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
与中国迟迟不能变革不同,日本剧烈变动的底气来源于三个方面。
幕末日本社会的新旧更替,阳明学对日本变革有什么影响?
文章插图
首先,日本历来地方势力强盛,更近于西方的“典型封建制”而较少东方的“特殊性”,德川幕府名义上统治着日本三岛,然而权力不如同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地方强藩的力量很可观。
其次,日本的中坚力量是中下层武士。这就是说,首先,日本的武士向文士的转化还不彻底,当地战争较为频繁,其次,武士阶级的存在已经很久远,随着时代的变化,优势渐渐丧失,出现了武士的贫困化、商人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