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羲之(三〇三年~三六一年),字逸少 东晋大臣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
千载兰亭百世典范
一、王羲之《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兼善行、草、隶、楷诸体,皆臻其妙,各极其美 。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书法佳品,其中以《兰亭序》最为著名,文书兼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全篇三百二十四字,二十八行 。前疏后密,前十行极为疏朗,尤其前面三行,行间几可走马,从容娴和,雅逸潇洒 。盖因所述乃春朝临流,兰亭风光尽收眼底,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何等畅适 。至后则文情渐深,探讨宇宙人生至理,层层透辟 。随着感情的深沉,情绪上有迸发,行间渐密,字行亦随之紧密,虽有修改字句,亦气神和谐 。通篇来看,文情并茂,字字精妙,笔法变化多端,取势纵横自如,风神飘逸,流丽潇洒,刚柔相济,和谐畅达;平和之中亦见奇纵,遒媚劲健,生机蓬勃 。故历代奉为书学圭臬,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 。据唐何延之(生卒不详,七二二年仍在世)《兰亭记》载,王羲之亦自珍爱宝重《兰亭》墨迹,留付子孙传掌至第七代孙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僧人) 。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辩才 。入唐后,唐太宗(五九八~六四九)大规模搜访王羲之书迹,尤其对《兰亭序》千方百计搜求,由此诞生了脍炙人口的萧翼赚兰亭的故事,并有以此为情节的《萧翼赚兰亭图》流传至今 。唐太宗取得真迹后即命宫廷供奉搨书人赵模(六二七~六四九)、韩道政(生卒不详,太宗时人)、冯承素(六一七~六七二)、诸葛贞(生卒不详,太宗时人)各摹数本分赐皇子、诸王及近臣,以便之学习;又令书法名家欧阳询(五五七~六四一)、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等人的临摹 。唐太宗一生精研《兰亭序》,从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的唐太宗《温泉铭》碑刻拓片可知其书法造诣极高,受《兰亭序》影响很大 。太宗故后,《兰亭》真迹殉葬昭陵 。唐代搨书人及书家摹临本成为体现后学探求、临仿传写《兰亭》书风特色的最为重要的路径 。由于帝王的推崇,唐代书家多受羲之《兰亭》书风影响 。明代著名鉴藏家李日华(一五六五~一六三五)在《六砚斋笔记》中即评:“唐人书法俱从右军《楔帖》中各自抽绎而成 。如伯施(虞世南)得其朗润,信本(欧阳询)得其缜密,登善(褚遂良)得其婉逸,公权(柳公权)得其雄迈,泰和(李邕)得其超卓 。” 除了唐王朝政治经济中心的仕宦阶层外,《兰亭》亦传播并影响至西北边陲地区的下层社会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碑刻拓片,敦煌藏经洞出土,现藏巴黎国立图书馆 。
两宋时期,宋代大多数帝王均酷爱王羲之书法,北宋真宗(九六八~一〇二二)、仁宗(一〇一〇~一〇六三)、徽宗(一〇八二~一一三五)及南宋诸帝皆好《兰亭序》 。尤其宋高宗(一一〇七~一一八七)酷嗜《兰亭》,日夜精研,“详观点画,以至成诵”,进而赞之曰“右军笔法,变化无穷 。禊亭遗墨,行书之宗 。”从其现存的《付岳飞敕书》看,整体布局、笔法意态均具王羲之《兰亭序》神韵,可知其研习之深,临池甚力 。宋高宗曾亲自临写《兰亭》,分赐皇子、大臣乃至后妃,又在禁中摹刻《兰亭序》,以广后学 。此外,宋高宗还严格要求子辈们认真研习,甚至以是否认真学习《兰亭序》决定皇权的继承者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高宗赵构《付岳飞敕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