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民国时期仿古成风,是中国仿古瓷历史上的高峰期之一。历代各窑口名窑瓷器在民国均有仿制,上至东汉青瓷下到清朝珐琅彩、粉彩,各个时期的各个品类无所不仿。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瓷,仿元代青花瓷,以及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民国仿古瓷矾红描金云龙纹天球瓶
民国时期中国的陶瓷业中心仍在景德镇,景德镇瓷器也依然是民国瓷器生产的主流。进入民国初期,景德镇生产的日常生活用瓷比较粗粝,而仿古瓷比起晚清则愈加兴盛起来,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现象。1911年辛亥革命后,御窑厂的关闭使得大批供职御窑厂的工匠和彩绘艺人转入民窑,或自立门户。由于没有了禁锢,同时他们也把原来御窑十分保密封闭的官窑的器型、纹样以及工艺、技术等带到民间来了,这推动和促进了景德镇民窑仿古瓷的发展,一时间仿古瓷成了当时景德镇瓷业的一个主流。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的陶瓷彩绘艺人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民国初期的景德镇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当时大大小小的仿古瓷作坊遍布于景德镇的街头里弄,品种琳琅满目,品质良莠参差,价位高低不一。而在南门码头的黄家洲还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仿古瓷的集散地,全国各地的瓷商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体现一派繁荣景象。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的仿古瓷大量生产
这个时期,大量的仿古瓷集中在仿明清各朝代的官窑瓷器上,最多的要属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尤其是乾隆时期。
在论及民国初仿古瓷时,许之衡原著叶喆民译注的《饮流斋说瓷译注》中这样说道:“自末期(清末)至近日,所仿的制品非常进步,一是由于官窑的能工巧匠四处分散,而且禁令废止或松弛,从前所不敢仿制的贡品,今日则无所不敢了。”“瓷器的质地……近年来精致的仿品直逼乾隆,如果与道光相比较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釉色“光致至极,几似乾隆”。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民国仿乾隆粉彩开光双耳瓶
民国瓷器装饰上仍以青花、粉彩、五彩为主流,也有斗彩、红绿彩、颜色釉以及少量珐琅彩。器物形制上基本沿袭了晚清的风格,但受到了国外工业产品的影响,造型上比晚清瓷器要纯朴平直些,多见以简单的造型,如琮式瓶、灯笼瓶、扁壶、方瓶、筒式瓶等。装饰题材上也比较广泛,人物、山水、花鸟应有尽有,多见牡丹、龙凤、松鹤、八宝、喜鹊登梅等吉祥纹样,人物常有八仙、婴戏、竹林七贤、三国故事、二十八孝等,文人雅士喜好的梅兰竹菊、博古纹样也多见。款识也是历朝都有,尤以清代乾隆为多见。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恭昌的粉彩三国故事题材
虽然民国初期景德镇的仿古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了御窑厂的清规戒律,在官窑的仿制上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严谨的精细,加上民窑条件上的限制和生产上的粗放,所制瓷胎也比御窑厂制作的要粗粝,无论是胎骨还是釉质都难以和御窑比肩,为掩饰胎釉的不足,这个时期的仿古瓷最为常见的是器物外壁满饰,而器物内壁与底足挂绿或挂翠,款识多为矾红篆款“乾隆年制”。
 a2869|民国初期仿古瓷的一片繁荣
文章插图
民国色地花卉六棱碗
总体上来讲,民国时期的民间仿官窑器其面貌不及原御窑仿前朝的精良。但民国初出现的“古月轩”瓷器,则是以仿清康雍乾瓷胎画珐琅的面目出现的佼佼者。“古月轩”,以前许多资料都认为是康雍乾珐琅彩的别称。但根据杨啸谷的《古月轩瓷考》的论述,以及清宫珐琅彩瓷中未发现署“古月轩”的底款,可以推断,“古月轩”与清三代珐琅彩应该没有关系,而是晚清民国时一些景德镇或外地制瓷高手专仿康雍乾瓷胎画珐琅,并在仿制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新品种,也被称为“重工粉彩”。从其制作工艺来看,它具有一定的珐琅彩瓷的特质,而不等同于清宫廷珐琅彩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