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老师为什么不强求你,三个原因使你更独立、更坚强
心理学:心理老师为什么不强求你 , 三个原因使你更独立、更坚强
文 , 王彦辉
对心理咨询比较了解的朋友 , 都知道一个理念“来者不拒 , 去者不追” , 意思是你若愿意接受心理咨询 , 都欢迎;你不愿意接受而转身离开 , 也不会强求你 。
这里的不强求 , 还包括 , 在咨询过程中 , 心理老师做出了一些分析 , 提出了一些建议 , 如果你感觉不对 , 我们还可以再分析再交流 , 但绝不会强求你去听 。
因为 , 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最终负责人 , 自己要学会为自己负责 , 这世界上 , 除了你未成年之时 , 父母亲是你的监护人 , 会为你负责 , 再没有人会为你的所作所为来负责了 。 个人的最终负责人 , 只能是你自己 。
如果强求算什么呢?那是对他人的一种控制 , 是希望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 是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正确 , 是想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别人 。
文章插图
强求的结果很糟糕强求的结果是什么?你会为别人的命运负责吗?你会代别人生活和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吗?如果不能 , 那么就不能强求别人 。
强求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知道为高考的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这件事吧 , 其基本原则就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 供孩子参考 , 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 如果家长强制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去选择 , 如果孩子对所选学校和专业不喜欢 , 影响了前途和发展 , 这个责任是不是应该家长来负呢?而孩子的命运并不是家长能负得起的 , 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来负 , 所以 , 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承担 , 别人不能强制和强求 。
文章插图
医学名家的经典故事在医学上有一个小故事 , 听起来很感人 , 其实在操作上还是有商榷的 。
《外料正宗》记载了一则关于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的医案: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妇 , 背部长满疮半个多月 , 家人已经放弃治疗 , 准备后事了 。 此事恰被陈实功遇到 , 经仔细辨证后断言还有救 。 但是病人家属固执不信 , 说已经抽签占卜神灵 , 此病无治 。
一般的医生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作罢 , 但慈悲为怀的陈实功还是在第二天冲到病人家中 , 对老妇家属说:“予非相强,实见其有生 , 不忍舍其待死 , 固欲强之 , 医后药金分毫不取 。 ”那意思是 , 并不是我要强制你们什么 , 而是看到患者真的有救 , 不忍心她死去 , 所以我这样强来医治 , 我不要医药费 。
文章插图
病治好后的责任反思家属经陈实功这么苦苦劝告后 , 同意施治 。 不出百日 , 老妇的病愈 , 家人感激涕零 。
我们看到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 陈实功确实医术高明 , 他也许想的是将死之人 , 治一下不要医药费总可以吧 。 可是对更多的病情来说 , 没有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 可能治好 , 也可能治不好 , 还可能治坏 。 那就是不是你不要医药费的问题了 , 而是治不好或治坏了要承担责任的问题 。 人命关天 , 很多责任只能病人和家属自己承担 , 别人是承担不起的 , 也无法替代 。 医生和心理老师都不能做逾越边界的事情 。
文章插图
人生道路需要改变【心理学:心理老师为什么不强求你,三个原因使你更独立、更坚强】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一样 , 从本质上说 , 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人认识和做法上出现的偏差 , 形成自己无法走出来的困境 , 导致产生一系列的不良身心反应 , 这些反应看起来像病 , 但本质上不是病 , 而是心理问题 。
推荐阅读
- 心理测试:哪份蛋糕最甜,测你的家庭会因你而幸福吗?
- 朋友圈|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心理学家:最好别这样
- 女人为什么喜欢嫁“潜力股”,因为三个心理
- 有一种女人,很少去别人家,也不希望别人来自己家,是什么心理?
- 心理学|心理学:真正高级的女人,身上都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 心理学:病态的竞争心理就是,不允许别人在自己身上取得成功
- 心理学|纽约女白领的“反差”生活:一条底裤穿13年,节俭与吝啬有何区别
- 老公炒股挣了钱不对我说实话,总是装可怜,他究竟是什么心理?
- 心理学家:身边有这三种行为的人,就是正在嫉妒你的人,细节说不了谎
- 医务|超十分之一医生存较高抑郁风险 如何守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