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从《大秦赋》,看楚人的爱国主义与大一统路径的形成

最近一部历史剧《大秦赋》在各个视频上热播 , 看到一个情节 , 说是一个楚国百姓说不愿意当楚人 , 而是当秦人 。
秦朝|从《大秦赋》,看楚人的爱国主义与大一统路径的形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我们本篇讲一讲 , 楚人的爱国传统与精神 。
当然 , 我们对影视剧不会太较真 , 也不会说什么“戏说不是胡说” 。
实际上 , 屈原那个时候 , 楚国之所以不服秦国 , 是因为他们跟秦国就不是一个民族 , 而非仅仅是不同政权 。
秦朝|从《大秦赋》,看楚人的爱国主义与大一统路径的形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楚人以蛮夷自居 , 和中原贵族属于不同世界 。
2500年前的江浙 , 就是野蛮世界 , 吴人的描述就是断发纹身 , 黔首琼面 , 纹身都纹到脸上了 。
楚国虽然实行的也是广义上的“贵族分封” , 但周人的宗法、爵位、封邑却未行于楚地 。
史书所载的执痈、执圭、五大夫都是楚人的爵位 , 但爵位不自动产生封邑 , 封君食邑 , 爵位多为公族苗裔 , 至少也是名门贵胄 。
爵位可以论战功封赏给非贵族 , 但不是绝对世袭 , 因此会有夺爵的事件发生 。
拥有爵位和封地的贵族 , 与县公封爵并立 , 就是楚制的核心 。
对比春秋时期 , 楚国是王权强 , 贵族弱 , 对比于秦国的郡县制 , 则是典型的贵族政体 。
随着春秋到战国 , 礼崩乐坏 , 诞生了许多“游士” , 这些游士就是活跃的诸子百家 。
秦朝|从《大秦赋》,看楚人的爱国主义与大一统路径的形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儒家产生的最早 , 延续性也最长 , 儒家在邹鲁自有根基 , 承担了当地社会的婚丧嫁娶以及教育市场 , 无需周游列国求官 。
公元前256年 , 楚灭鲁 , 也没有损害这些儒生的阶级地位 。双方并不是单纯的相互利用 , 其中还蕴含着价值观联盟的意义 。
儒家起源于周礼 , 周礼则是脱胎于贵族封建的精神 。
分封在战国日益瓦解 , 而楚人则更多的保留了贵族封建的痕迹 。
秦国法家的郡县制 , 意味着国家可以将群众组织资源和战斗力动员起来 , 在财政上和军事上势力彻底解放 , 将平等化产生的巨大优势投入到全面战争 。
代价就是军国主义提前耗尽了资源和战斗力 , 早熟早衰 。
儒家对此发出了“复古”的预言 , “楚虽三户 , 亡秦必楚” , 就是楚人的爱国主义 。
秦朝|从《大秦赋》,看楚人的爱国主义与大一统路径的形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史记·项羽本纪》:“秦灭六国 , 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返 , 楚人怜之至今 , 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 亡秦必楚’也 。”
汉袭秦制 , 楚袭楚制 , 项羽的政治与军事战略是楚制的产物 , 因此他不会 , 也不能 , 像僭主对待乌合之众的武断权力 。
八千子弟兵不一定只有八千 , 但对比刘邦 , 贵族精英性质毋庸置疑 。
他不能越级提拔韩信 , 将封地赏给立功的暴发户 。
八千子弟是一个阶级很强的团体 , 破坏边界就会损害凝聚力和战斗力 。
罗马最珍贵的公民权 , 不容外邦觊觎 , 才能统一地中海世界 。
只有自由和独立丧失后 , 才将这种失去政治意义的荣誉与世界分享 , 于是罗马军团的战斗力急转直下 。
贵族军队的致命弱点 , 就是经不起消耗 , 无法动员 , 不像平民军队可以补充 。
韩信迂回包抄 , 就是为了迫使楚人打消耗战 。
十面埋伏的意义 , 就是为了消耗楚人少量的精英武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