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篆刻不得不学书法,学书法就必然要懂得运笔,因此,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在讲完执笔方法之后,紧接着讲的就是运笔。老办法,我们一边发原文,一边做解析:
文章插图
(《篆刻学》运笔章节书影)
支持物体,必赖重心,然后方无倾侧坠落之虞,盖重心者,力之所在也。作书亦然,一笔有一笔之重心,一字有一字之重心,故古人有云:“一笔失所,如美女之眇一目,一字失所,如壮夫之损一股。”所谓“所”者,重心之谓也。失所者,失其重心也。
任何物体,直立或静止,维持状态,都是“重心”在起作用。重心是指地球对物体中每一微小部分引力的合力作用点,物体的每一微小部分都受地心引力作用。写字也一样,每一笔,不管是点、横、竖、撇、捺,一个笔画有一个笔画的重心,一个字有一个字的重心。
文章插图
(点画的重心)
这里引用的“古人云”,出自唐代蔡希综的《法书论》,是引用王羲之的话,是打比方。失“所”,就是重心没有控制好。
作书之重心,当于下笔时求之,其第一要义,即笔锋必须在画之中央,毫背圆正,不偏不侧,即所谓中锋笔法是也。中锋笔法有三,曰“逆锋”、曰“藏锋”、曰“回锋”。逆锋、回锋旧统称为“衂锋”。今以直画为譬:
【 中锋|毛笔写篆书为什么要“中锋运笔”】所以,作书法的第一个重要原则是保证字画的重心,方法是“笔锋必须在画之中央”,就是“中锋笔法”,中锋笔法又分成三个部分,起笔时的“逆锋”,笔画行进时的“藏锋”,以及收笔时的“回锋”。以竖画为例,如图:
文章插图
(竖画的中锋笔法)
图中,1为起笔处,笔尖倒卧,徐徐上引,至顶点2,笔稍提起,使笔尖垂直,然后全锋下曳至底点3,仍逆锋上引,至终点4而止。由1至2,是为逆锋,由2至3,是为藏锋,因笔锋裹在画中并不外露也。由3至4是为回锋。逆锋为起笔,藏锋为行笔,回锋为收笔。古人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者,即指此。
这一段写得非常清楚,不用解说。但要在书法学习中记住“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这句话。
盖如是,则画之重心在1与4之中间,上中下三段笔墨无处不到,前贤法书精到处,映日视之,画中有有浓墨一线,细于丝发,首尾直贯,反视纸背,状如针画,非纯用中锋笔法不能得此。
现在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检验方法,或者再简单些,在书写中,用淡墨书写,检查墨迹线条中央是否有一条墨色稍重的一线,如果居中心位置,就是中锋,如果不在居中位置,则可能是发生侧锋了。
文章插图
(检验是否中锋)
为什么要中锋运笔呢,除了这里所说的保证重心,使笔画重心稳定外,还会使线条更具立体感、更具力度,因为中锋书写,线条两个边缘所呈现的线质特征是相同的。因为书写方法会影响到墨色的变化。
笔锋有阴阳两面,在外曰阳,在内曰阴。常人作书,不解阴阳之理,但侧锋任笔,仅以阴面着纸,夫笔尖之长不过一二寸,蓄墨有限,作小字尚无问题,至盈寸以上字,则一画未终,所蓄之墨,已半途枯竭矣。用中锋作书者,起笔锋逆,所消耗者为阳面之墨,至顶点转入行笔,是笔锋已由阳面反至阴面,所消耗者为阴面之墨,至底点又反阳面,回锋上引,则所消耗者为阳面之余墨矣。假定笔锋蓄墨十分,阴阳各得其半,起笔逆锋,耗墨二分半,行笔藏锋倍之,耗墨五分,至回锋收笔,又耗余墨二分半,如是则所蓄之墨,尽入入纸,自无笔枯墨燥之病矣。
实际上,这是一段墨量分配的描述,中锋行笔,一个笔画写下来,笔锋发生了两次翻转,使笔头所蓄之墨,全部派上了用场。推而广之到行书、草书,也有实践价值。
推荐阅读
- 才子提笔写下一首爱情词作, 第一句流传千古, 字字让人落泪
- 书法字画|细读《篆刻学》:毛笔写篆书为什么要“中锋运笔”
- 溥仪皇帝|他是臭名昭著的汉奸,挥笔写下4个大字却流传百年,如今随处可见
- 苏轼|登山时遇上大暴雨,苏轼挥笔写下了首妙诗,一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 瞬变|雍正周岁时抓周,拿笔写了个“敕”,康熙看后脸色瞬变!
- 更是|杜甫歌颂诸葛孔明,挥笔写下一首千古绝唱,其中两句更是世人皆知
- 姓氏|中国最简单的姓氏,一笔写完,不在百家姓中,全国仅千人
- 红色|为什么不能用红笔写名字或写信? 这下总算知道了
- 行笔|由卫夫人《笔阵图》说起,探微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与中锋行笔
- 多力丰筋|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从运腕和中锋行笔谈书法的笔力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