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节日里的故事育人
作者 | 刘政
洼子小学开展故事育人已经成为特色和常态化。开展故事育人,讲好节日故事是学校开展育人的方式之一。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工作群县教科院陈荣昌主任如是说:“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包含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故事。可以整理一下,开发24节气故事教育课程。”又说“中国节气和节日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很多可供我们选择的教育故事和话题。好好利用这些教育故事资源,拓展我校故事教育领域,增大故事教育格局和意义。”我感觉陈主任讲得非常好。学校立刻以德育处的名义做了安排。
今天是冬至,这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北方人在这一天都吃水饺,至于为什么,纪念谁,就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然,只是跟风罢了。
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文章插图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文章插图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这句话蕴含做人处事的道理,教育学生的好资源。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故事啊。我校利用节日讲故事,收到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利用节日开展故事育人方法很多:
查:提前布置,查找资料,学生自己收集故事。
【 教育|【临朐教育】刘政:节日里的故事育人】听:抽时间,听老师讲故事,听同学讲故事。听辅导员讲故事。
讲:经过筛选,演讲水平高的同学,参加故事比赛。评比发奖,形成激励机制。
写:练习编写故事,好故事发表在学校公众号上,形成宣传激励。
文章插图
【课堂故事】
中午第三节课阅读课,根据今天的故事育人安排,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利用多媒体,听老师讲冬至的故事。
2、同学们讲故事。
在第一个环节,的确学生不了解冬至的有关故事。那就听老师讲故事,介绍张仲景,同学们明白了“医圣”利用“祛寒娇耳汤”治疗冻伤的耳朵。后人吃“水饺”表达对张仲景的感恩之情。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兴味盎然。在第二个环节,“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节日故事。”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同学们还真知道好多节日故事,我让张文全同学讲,该同学绘声绘色的为大家讲了“寒食节”的故事。介子推如何不畏权贵,宁愿死也不做官的感人故事。同学们重温了寒食节的由来。张文全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推荐阅读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经工集团党委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教育集团引领众校区融合蝶变
- 水浒中有四个懂教育的高手,鲁智深公孙胜史进的老师分列二到四位
- 淮北市特殊教育学校艺术节绽放别样精彩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举办“唱响革命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晚会
- 南通海门张謇“实业报国 教育兴邦”特展直播开场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每一笔都很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