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二 )


今年9月1日,深圳合作区首个深圳标准的学校——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迎来首批140名学生,未来学校将设置54个教学班、提供2520个学位。
“从2019年10月开工,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顺利实现了开学。”学校负责人刘曙昌介绍。
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代建单位——华润置地华南大区总经理蒋慕川自豪地说,一直以来,华润置地在深度参与深汕合作区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深圳效率”和“深圳标准”。
时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铁有望在今年底开工,五年建成通车后,深汕合作区到深圳市中心只需半个小时。
不仅是学校、交通,医疗卫生事业也保持跨越式发展。
北京大学深汕门诊部从立项、规划到封顶,仅用了不到100天时间,复刻了“深圳速度”。从最初的机关医务室,到如今加快建设全区首个三级综合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深汕医院,写就新的“深汕速度”。
目前,深汕合作区第一座地标147米的东部新时代大厦已经封顶,“方竹”造型的蓝色外墙在山海间熠熠生辉。与此同时,211米的绿地中心、248米的深投控创新中心正加快建设,将持续刷新粤东的天际线高度。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深汕合作区加快建设文化体育配套
这里因创新而生、为创新而行
从深汕大道向北,穿过创业广场,大德路3号,深汕合作区管委会大门口的红底标语令人印象深刻:“创新引领发展,实干再造新城”。
“我们感恩这个火热的时代,感恩这片火热的土地。”不久前,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我有幸参加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印象最深的是“改革”两个字出现了51次,“创新”两个字出现了27次。
深汕合作区因创新而生,为创新而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生事物,本身就具有深圳创新的基因。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而深汕合作区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深汕合作区正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深汕合作区美丽夜景
其改革创新特质在于:
全国其它飞地更多的是指产业园区,而深汕合作区走的是一条升级赶超之路,要在一片工业化根本没有起步的荒芜之地,高标准建设一座中等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从产业布局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由深圳全面主导,开辟了打造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首创者、飞地治理模式首创者、飞地农村城市化实践首创者的先河。
以备受关注的住房为例,这里借鉴“花园城市”新加坡的经验,努力让深汕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构建“双六十”人才保障体系,规定全区公共住房用地面积和建设面积都要达到60%,三年内规划建设8万多套人才安居房和公共租赁房。
深汕合作区的奋斗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广大深汕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深圳先行示范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成果。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深汕合作区首届文旅交流会
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接近梦想和未来
“这是一个圆梦的地方,不仅宜业,也很宜居。”博士毕业选择加入深汕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的徐怀洲说。
在相隔一公里的南边,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一片忙碌,高学历的工人正在打磨“纳米级”衍射光波导片。2020年6月,这家高科技公司从深圳观澜迁至深汕合作区,8月就实现了落地投产,如今仅4个月产值便超过4000万,实现逆势增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