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初冬时节,深圳市中心向东100公里外的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后简称“深汕合作区”),暖阳普照,金风拂面。一场文旅新业态交流会在古朴美丽的小漠湾畔南君寮村拉开序幕,两辆蓝色大巴载着数十位大芬艺术家来到这里现场创作,描绘山与海的辽阔画卷,畅想诗与远方。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焕然一新的深汕合作区
为什么来深汕?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旅游管理处处长张道新说,在这里找到了主场的感觉。深圳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吴瑞球说,他来这里追寻最初的梦心,一个“520艺术现场”孕育而生,为旧村旧居注入创新灵魂,“会客厅堂、创业学堂、艺术殿堂、旅游天堂”正在照进现实。
最新数据显示,深汕合作区的常住人口已达13万人,而在2018年12月16日正式揭牌之前,辖区常住人口这一数据还仅6、7万。晨钟暮鼓时分,宽阔绵延的深汕大道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尽是年轻充满朝气的面孔。而几乎每一天都有人从深圳驱车前来,想亲眼看看这片热火朝天的大地。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深汕合作区大手笔引进高端教育资源
揭牌仅仅两年,人口实现翻番,人们为什么来深汕?我们忍不住去寻找答案。
这里仿若40年前的蛇口
“深汕合作区正在以深圳速度迅速成长,这片热土像极了40年前的深圳蛇口!”10月22日上午,深汕合作区打造的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深汕湾机器人小镇首发项目深汕湾科技城喜结硕果,首批企业集中签约暨战略合作企业签约举行。入园企业代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平凡表示。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生态与商业完美融合的深汕合作区赤河广场
“我将为这片土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深汕合作区共同成长。”刘平凡相信假以时日,这里必将成为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新高地。目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已在深汕合作区落地了1家平台公司、4家产业公司,2家高新企业正在迁址过来,研究院也在筹建中。
“80后”黄焕锡是海丰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在深圳工作二十余年,现在他选择回到家门口,投身火热的新城建设。“人这一生只要选对了方向,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90后”周颖,从小在蛇口长大,如今来到深圳合作区工作。她说这里跟小时候印象中的蛇口非常相像,都是靠海边,产业和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起来。
“错过了深圳的前30年,不要再错过深汕合作区!”这句话成为越来越多深圳奋斗者的共鸣。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正在打造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的深汕湾科技城
正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要“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强调,要“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央不断赋予深汕特别合作区新的历史使命,持续寄予这片深圳新区域新的发展期望。
与梦想者同行,深汕合作区正乘风破浪、蓄势腾飞。
 人口|南方眼|揭牌两年人口翻番:为什么来深汕合作区?
文章插图
向海而兴,深汕合作区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这里有“敢为天下先”的特区基因
在深汕合作区管委会大楼,出了电梯口,一行标语映入眼帘: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务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包容。
实际上,深汕合作区广大党员干部正秉承“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等特区基因、弘扬特区精神,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记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