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与几位朋友春游,期间,入住在关中一户农家。闲来无事,我在院中休息时,无意间发现一块污垢不堪的石板,出于好奇,我慢慢凑了上去,发现石板类似于墓志,但是,上面又没有文字,反倒有不少规则的条纹。朋友走过来,笑我怎么对一块石板如此着迷,我淡然一笑,看着面前脏乎乎的石板,我总觉得它有些来历,至少在我眼中,它应该有着古老的寿命。上面的条纹形状,显而易见是出于人工之手。那么,古人为何雕琢它,莫非背后有什么文章?我不得而知,只能先选择返回住处。
文章插图
傍晚,我心思难宁,始终在想着这件事。随后,我托朋友与农家户主交涉,没有耗费过多精力,即将那块石板拿了回来,自此,这块石板成了有主之物。将石板清洗干净后,它露出了神秘的面目,表面深灰色、纹理清晰、包浆一目了然,给人一种质朴之感。其外,这块石板厚度约3.5厘米,纵横约38厘米,呈现出一个正方形。上面的纹路亦各有规律,石板正面中心,雕刻有一个方栏,紧邻方栏外,又刻出四个“T”形条纹,底面又有四个“L”形条纹,石板的四角则有四个“V”形条纹。可知,条纹的雕琢有着一定的规律,“T”形条纹分接在方栏四面,好似花瓣盛开,底部刻出的“L”形条纹,更像是四只脚爪。仔细揣摩后,我更加坚信它是一件比较重要的器物。于是,我按照条纹特征,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料。【 清洗|一块普通石板, 清洗干净后它竟是千年前的棋盘, 却没人知道怎么玩!】
文章插图
经过大量比对后,我才得知,这块石板原来便是六博棋盘。六博棋盘,顾名思义,即古人用来对战六博棋的棋盘。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楚辞·招魂》中记载了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赛方法:“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其中的“六簿”便是六博棋。这类棋与我们寻常所了解的不同,下六博棋时,双方皆只有六枚棋子,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即:表面所呈现的条纹形状。六博棋算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古老的棋戏,可谓是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由此可见,在农户院中发现的六博棋盘,必然也是古老之物,考古价值极大。
文章插图
因为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两队人马竞赛,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六博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我带着六博棋盘,先后请教国内各地的文博界专家,他们都觉得此物罕见,为汉代六博棋盘。当时国内已经发现的六博棋盘仅有十余件,材质多为木制、漆制、铜制、陶制和石质,且分布在外省地区,而我的家乡陕西,作为文物大省,却一直未有六博棋盘出土。此次汉代六博棋盘的发现,无疑填补了陕西地区的空白,它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冬天,我去拜访一位老师,无意中提起了此事。老师听后十分欣喜,当即进屋拿出一样东西,摆在我面前。我低头一看,发现竟然是汉代陶质六博棋盘。老师非常热情,要将这件六博棋盘赠送给我,我推脱不过,只好将其收下。
文章插图
从老师口中得知,这件六博棋盘是他从农户手中买来的,在家中收藏了二十多年。随着年龄增大,且搬家不断,许多东西也随之扔掉,唯有这陶质棋盘,他一直珍贵保存着。我听完,不由仔细打量着手中的陶瓷六博棋盘,与我数月前得到的六博棋盘有些不同,这件颜色呈浅灰色,厚度达到6.5厘米,纵横各30厘米,拿在手中,分量十足。且在它的正面,也刻有正方形条纹,周边亦有“T”、“L”、“V”形状纹路。根据文献记载,博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经过口碑流传,至战国时期,博戏已经颇受欢迎。这种流行之势一直延续至秦汉时期,为当时百姓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随着不断发展改进,博戏逐渐变成赌博游戏,汉代覆灭后,博戏即逐渐衰亡。
推荐阅读
- 岳飞是怎么死的? 打死还是毒死? 千年后, 一块出土的石碑揭开谜底
- 老九门第一刽子手张大佛爷,完成对九门清洗的同时将东北张家覆灭
- 一枚钢针,一块玉石,四个细小的文字,让他得报大仇
- 曾经“价值”几十万一块的石头,现在十几元就能够买到,究竟咋了
- 普通人在梁山有没有出路?梁山的门槛不低,一般人都上不了梁山
- 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一代名媛容貌惊艳,普通男人为什么高攀不起
- 玉雕师之间的差距都在这了!
- 承载藏族的历史、文化——天价的“唐卡”和普通的“唐卡”有什么不同
- 真实的战场上,普通人中弹后还能活多久?老兵:电视剧误导观众
- 林徽因收藏两块飞机残骸:一块与徐志摩有关,一块与弟弟林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