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差点让苏东坡丢命的“乌台诗案”是咋回事?肇事诗流传下来了吗?


诗词歌赋|差点让苏东坡丢命的“乌台诗案”是咋回事?肇事诗流传下来了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乌台诗案”是发生在宋神宗朝的一桩文字案 。
这里解释一下 , 所谓“乌台” , 就是御史台 , 盖因御史台官署内栽满了柏树 , 所以又称“柏台” 。而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 , 也称“乌台” 。
“诗案” , 就是与诗有关的案件 。
案件的主角是大家都熟悉的大文豪苏东坡 。
苏东坡才情盖世 , 为人很有性格 , 恃才傲物 , 嫉恶如仇 , 刚直不阿 。
苏东坡自己形容自己 , 一旦遇上看不惯的事 , 就必须“如蝇在台 , 吐之乃已” 。
偏偏 , 苏东坡又是一个“极不合时宜”的人——苏东坡生得体胖须长 , 尤其一个大肚子鼓如孕妇 , 他曾抚腹笑问小妾朝云:“猜猜这个大肚子里装的都是啥?”朝云讨好地说:“是一肚子锦绣文章 。”苏东坡先是哈哈大笑 , 既而纠正说:“错 , 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
宋神宗朝兴起了由王安石牵头的“新政改革” , 改革派上台推行新政 , 苏东坡看不惯 , 处处冷嘲热讽;到了保守派上台恢复旧政 , 苏东坡也看不惯 , 同样热嘲冷讽 。
一句话 , 苏东坡是个两头不讨好的人 。
“乌台诗案”发生的时间是元丰二年(1079年) , 看名称就知是与诗有关 。
但案发是从一份谢表开始的 。
先交待一下背景: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 至1077)重用王安石 , 大力实施变法 。变法失利后 , 又在元丰年间(1078 至1085)从事改制 。
诗词歌赋|差点让苏东坡丢命的“乌台诗案”是咋回事?肇事诗流传下来了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丰二年(1079年) , 是从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 。
这年三月 , 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 。
官职调动 , 按照惯例 , 都得给皇帝上一份谢表 , 感谢龙恩浩荡 。
苏东坡也例行公事 , 上一份《湖州谢上表》 。
惯常做法 , 就是总结一下自己在原职上的工作 , 展望一下新职上的期望和计划 , 再加几句感激语 , 程序就算结束了 。
但苏东坡是个牢骚包 , 对新政有一肚子牢骚 , 不吐不快 , 自己作死 , 神差鬼使地写了这么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 , 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 , 或能牧养小民 。”
表面看 , 这一句也只是普通牢骚话 , 其大致意思是:皇上您也了解小臣我愚钝不适时务 , 难于和新提拔起来的年轻才俊共事;同时您也体察到小臣我年老疏懒 , 也只能在基层混日子了 。
但是 , 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
苏东坡这句话里有几个词语 , 在当时是非常刺眼的 。
其中 , “生事”二字 , 是神宗朝的热门词语——炒热这个词的人 , 正是保守派和变法派的领袖司马光和王安石 。司马光曾写过一封长信给王安石 , 信中以“生事”一词来训斥王安石 , 说王安石的变法是无事生事 , 是要扰乱天下的祸根 。
这之后 , “生事”就成了攻击变法的惯常用语 。
另外 , “新进”则是苏东坡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 。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 , 以图一切速成之效” , 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 , 而巧进之士益多” 。
这样的牢骚 , 这样刺眼的词语 , 让变法派人士极度不适 。
试想想 , 苏东坡乃是文坛的领袖 , 他随便说一句什么话 , 都会对民众形成强大的引导力 , 而他总是在诗词文章中讥讽新政 , 无疑会对政府推行的新政建设造成强大阻碍 。
变法派人士早牙根痒痒的 , 一直想弄苏东坡了 。
这回 , 看到谢表上的刺眼语句 , 他们决定从这份谢表入手 , 把苏东坡整臭整倒 , 让他停止呼吸 , 彻底闭嘴 。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率先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 , 说苏轼“愚弄朝廷 , 妄自尊大” , 暗讥朝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