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为何还如此受推崇?

提到我国的古代史,有的人喜欢汉朝,因为汉代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汉族\"、\"汉服\"、\"汉字\"等名字都来自于它。有人喜欢唐朝,因为当时的中国的世界上最为强盛和开放的大国,留下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佳话。除此之外,重视文治的宋朝、疆域辽阔的元朝、个性鲜明的明朝等时代也都被许多人喜爱。不只是单独的朝代,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也得到了人们的垂青,如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五代十国,当然,要说热度最高的,三国当居魁首。
 推崇|《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为何还如此受推崇?
文章插图
人们对三国的喜爱,从小说《三国演义》受喜爱程度的经久不衰就可见一斑。不过,也有人诟病罗贯中所写的这部小说和历史有很大差异。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三国演义》和真实的三国有很大的出入?《三国演义》不是正史,它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首先,《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真正三国的差异确实是存在,且不小的。毕竟作为一部通俗小说,它成书的目的并不是记录和阐发历史,所以其中的内容自然并非是完全符合史料的记载。此外,罗贯中本非史学家,自然没法做到准确记下三国所有的历史事件、人物,出现纰漏在所难免。再加上他为了宣扬仁治的思想而刻意美化了刘备,最终就导致了《三国演义》与史书相去甚远。人们说《三国演义》偏离史实,自然是因为其中的内容确实存在许多小说凭空创作的成分。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人们引以为常识的许多三国故事都来自于罗贯中的虚构。刘备、关羽、张飞在涿州相遇,并在桃花林中结拜为了异姓兄弟。而实际上,刘、关、张确实关系亲密,但并没有结拜过,互相之间更不会互称\"大哥\"、\"三弟\"。
 推崇|《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为何还如此受推崇?
文章插图
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气死的东吴名将周瑜,在历史上以宽宏大量知名。哪怕是老将程普仗着自己资历深厚多次不服他,他都始终以礼相待,不放在心上。
 推崇|《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为何还如此受推崇?
文章插图
小说中,多智近妖的诸葛亮曾创造\"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在历史上,这些全都不见于记载。对于刘备的势力,罗贯中极尽美化之能。而对于曹操,他则是当作仇人一样抹黑,在其笔下,曹操是误杀故人后将错就错,留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名句的奸雄。他对皇帝没有丝毫敬意,对汉朝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过,曹操在自述平生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却说:\"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三国演义》中不忠实历史的地方可谓数不胜数,而这也难免引来了人们对它的指责。那么,既然不是正史,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三国演义》呢,它对我们有着什么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非但不应该单纯因为它不够“真”就否定它,还应该大力支持,让更多人读到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确实满身都是宝。
 推崇|《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为何还如此受推崇?
文章插图
如今,许多人见到《三国演义》中的错误便要痛斥一遍罗贯中对历史的\"不敬\"。可是,正如上文所说的,他本来也不是要写一部史书。扪心自问,相信很一大部分人最先接触三国历史,都是因为《三国演义》。而那些说它背离历史的人,大部分其实家里也并没有《三国志》。我们不能因为定义不同,就将小说全盘否定。设想,如果说一个人闲来无事,那么,他会倾向于选择尽是史料的史书,还是生动有趣的小说来阅读呢?答案显而易见,《三国演义》的成书,让三国的这段历史被以更加通俗的语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现在在日本、韩国等地之所以三国历史十分流行,关羽、诸葛亮无人不晓,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三国演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