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北宋边塞诗的资书用典( 二 )


山谷云:诗意无穷 , 而人之才有限 。以有限之才 , 追无穷之意 , 虽渊明、少陵 , 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 , 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 , 谓之夺胎法 。
张海鸥认为“夺胎”“换骨”虽未并肩出现 , 然其“不因袭其语辞 , 别创新语”的主旨是一致的 。夺胎换骨“重在借意而创辞” , 点铁成金“重在借辞以创意” 。侧重虽有不同 , 旨归并无二致 。
山谷认为杜甫的“无一字无来处”有章可循 , 并在创作中积极践行 。如《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六:
庆州名父子 , 忠勇横八区 。许身如稷契 , 初不学孙吴 。荷戈去防秋 , 面皱鬓欲疏 。虽折千里冲 , 岂若秉事枢 。
此诗三次征引杜诗语汇 , “许身如稷契”浓缩了杜诗“许身一何愚 , 窃比稷与契” , 驱除了杜甫看齐稷契而四处碰壁的失落 , 呈现出范氏父子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 。此外 , 杜诗“防秋近赤霄”中的“防秋” , “直气横乾坤”中的“横”字 , 都被山谷巧妙植入范氏忠勇、亲力亲为的描绘之中 。从老杜自身的郁结书写到范氏的昂扬情绪 , 山谷移接自然 , 驾驭自如 。这种效果不仅来自法度的掌控 , 更缘于意脉的贯通 。只有创作旨归与精神风骨稳固确立 , 作为枝叶点缀的掌故才能锦上添花 。
同样是对范氏父子的称许 , 在《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六中 , 山谷再次表达了对“折冲千里”的价值认同 。此处揄扬边功 , 诗人并没有延续《送范德孺知庆州》借鉴《孙子》的旧路 , 而是反其道用之 , 用“不学孙、吴 , 而暗与之合”极力称颂范氏谋略 。山谷指出折冲千里虽为良策 , 跻身两府才是正途 , 故有“岂若秉事枢”之语 。这种功名认识已经超越了“封侯”的外在形式 , 直接上升到政务的实质层面 , 充分体现了宋人的政治理性与务实精神 。
从容不迫与事半功倍是宋人治边理政的美好理想 , 外化在诗学方面则表现为对折冲樽俎的推崇与追求 。从用典的视角进行考察 , 可以发现宋人的隶事用典与其思维方式关联紧密 。防患未然的思虑方式决定了宋人对“曲突”的弘扬与“焦头”的否定;友好隐忍的御边理念决定了宋人对“五饵”的推崇与“前禽”的宽容;审慎务实的救国理想决定了宋人对“活国”的信奉与“超距”的贬抑;深沉理智的用世情怀决定了宋人对“持节宽赦”的渴望与“智勇功名”的消解 。观上可知 , 北宋边塞诗援经据典虽然广泛 , 却多择取契合边事的常典熟典 , 对症下药 , 有务实之征 。
诗词歌赋|北宋边塞诗的资书用典】(作者:丁沂璐 , 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