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传统吗?( 二 )


那么儒家三子当中的荀子,他对于此又是什么态度呢?荀子在《荀子·臣道》里面写道: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
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一个臣子,他做事的标准不在于是不是听从了国君的话,而在于是不是能够帮助国君把天下治理好,如果说你能够帮助国君把天下治理好,就算是你当着他的面怼他也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这叫做“忠”;反之,如果你把国君交给你治理的天下搞得稀烂的,就算是你什么话都听国君的,那你也还是一个不合格的臣子,因为这叫做“谄”。
 进一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传统吗?
文章插图
荀子的态度比孟子稍微温和一点,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喜欢讲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他觉得你支持还是反对国君的命令不重要,关键是你把国家的事情是做好了还是做坏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这个国君傻愣愣的要杀你,你当然要反对啊!你杀了我,天下以后怎么办?
进一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传统吗?】所以我们从以上的这些内容来看,儒家他并没有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变态思想,这是后来的学者和当权者强行加在儒家身上的枷锁,儒家讲究的“平天下”,讲究的是为万世开太平!一朝一代的兴衰荣辱,何足道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