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玉京|年少红遍秦淮河,晚年只身伴古佛,一生只爱一人的她却被伤得最深( 四 )


有了当朝皇帝的庇佑,吴梅村的仕途就像是坐上了直通车一样,一再升迁。
崇祯十二年,朱由检命吴梅村前往河南禹州宣旨。在办差的过程中,吴梅村听人说起家中的老母身染重病。在办完了差事后,吴梅村连忙回了趟家。虽说,吴梅村的老母无恙,但在途中舟车劳顿的吴梅村却落下了病根。
吴梅村回到京城后向崇祯说明了自己身体的情况,朱由检立即将其改任为国子监司业。虽将吴梅村调整到相对清闲的官职上,但吴梅村的官位却因此被提高了,还得以在距离老家更近的南京工作。
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吴梅村可谓经历了人生中最闲适、最安逸的时光。金陵风光无限好,吴梅村结识了钱谦益、冒辟疆等雅士,认识了寇白门、董小宛、卞玉京等秦淮名妓。在南京这片土地上,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乐不思蜀的吴梅村流连忘返。
这期间,崇祯多次召吴梅村回朝,甚至,派人送来了升迁的委任状,可吴梅村仍打着侍亲养老的幌子继续留在南京。
崇祯十七年,吴梅村的好日子到头了。
李自成的起义军打下了北京城,吴梅村命中的大贵人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尽。吴梅村半生的荣华富贵,可以说均是崇祯给的。因此,吴梅村亦像那些明朝遗老一样,痛苦的想要追随先帝而去。不过,吴梅村本就不是个对明朝有多忠心的人,他的家小略加阻拦后,吴梅村便放弃了为国捐躯的念头。
可以说,王朝正统遭到颠覆的时候,是最考验文人气节和人品的时候,对于吴梅村这种深受隆恩的官员来说,更是如此。当时,不少明朝的大臣都不肯投降满清,他们或率领有骨气的平民组织武装起义,或干脆自尽殉国。复社的所有成员,都是非常讲究君臣之礼的,当满人背信弃义反客为主,违背了当初保证的初衷反攻南明之时,复社的一众人物的反应是相当强烈的。
例如,陈子龙、吴次尾等人发动了复国战争,以身殉国;
杨廷枢宁死不降,自尽明志;
方以智,陈贞慧坚持称明,终生不仕。
当然,遗臣中亦不乏软骨头,如:钱谦益、洪承畴等人,或是贪生怕死,或是挡不住荣华富贵的诱惑,主动剃发易服成了“辫子臣”。
吴梅村与大多数明臣都不同,向来寡恩的崇祯皇帝对他寄予了厚望,他是为数不多得到朱由检青睐和恩泽的幸运儿,所以,他的选择是非常值得时人关注的。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亦或是吴梅村本人的性格使然,总之,吴梅村并没有为国捐躯的勇气。
吴梅村的好朋友王翰国登门造访,希望他能与自己遁入空门,可是,吴梅村却以家人牵绊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吴梅村干脆躲在家乡太仓得过且过,这一时期的吴梅村相当脆弱,生活在挥之不去的恐惧之中,精神状态也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不知道明天是怎样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只恨自己生不逢时。这种软弱,或许是吴梅村投降满清的首因。
满清刚刚在多尔衮的带领下入主中原,汉族的文人大多对其嗤之以鼻,存在抵抗心里实属必然。文人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这一点多尔衮、顺治等满清统治者心知肚明。为了消弭文人所带来的隐患,清初的清廷曾对南方知识分子进行过利诱。
这期间,他们用大量的钱财去蛊惑南方的知名人士,希望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改变文人对新王朝的认知,消弭群众的抵触情绪。顺治九年,清廷下达了延揽隐逸之士入朝为官的诏书。那些早就投降满清的贰臣立即南下,对吴梅村等隐士进行了劝诱。
可以说,清政府相当关注吴梅村的选择。
因为,吴梅村是晚明的会元,亦是明朝清流大臣的代表,广大遗臣皆以吴梅村为精神领袖。倘若,能将他延揽过来,那么,定能让一大批遗臣“弃明投清”。
当两江总督马国柱找上家门时,吴梅村接到了一份“秘书院侍讲”的委任状。吴梅村此时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他不知该如何取舍。正当吴梅村进退维谷之际,与吴梅村关系不错的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给吴梅村写了封信,希望他能坚持本心,不要投靠满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