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李静训之十一:万善尼寺中的金枝玉叶——关于隋代李静训墓的几个问题

1957年8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城墙玉祥门外西站大街南约50米处发掘了一处隋代墓葬[1],墓葬规模不大但葬制奇特,随葬品亦极其丰富,许多精品为首次发现。从墓志得知,墓主李静训,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六月死,年仅九岁,同年十二月葬于京城万善尼寺之内。李静训墓石棺因难以外运而入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余文物均送往北京,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其中的精品在为纪念国庆十周年而建成开放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展出。时至今日,学术界在讲到隋代考古和文物时,李静训墓都是不能不提及的。那么,李静训是怎样的一位女童?为何死于汾源宫又高规格葬于万善尼寺?其随葬品中的金冠饰有哪些独特之处?本文对这些以往未曾关注过的问题做一探讨。
一、关于墓主
李静训,字小孩,父系母系均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曾随周武帝宇文邕平齐,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以身殉国,其父李敏时年7岁,也因此受隋文帝杨坚的恩宠,被养于皇宫之中。李静训的外祖母是杨丽华。杨丽华生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其父杨坚为北周重臣,被赐予鲜卑贵族普六如氏;其母独孤氏,为西魏、北周时期鲜卑贵族世家独孤信之第七女。杨丽华为杨坚与独孤氏的长女,自幼品貌出众,气质高雅,且性情柔顺。北周建德二年(573年)八月,13岁的杨丽华被选入宫中纳为太子妃,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死,太子宇文赟即位为周宣帝,杨丽华也被立为天元皇后。大象二年(580年)春正月,又册封为天元大皇后。大象二年五月,22岁的周宣帝病死,7岁的太子宇文衍即位(周静帝),年仅20岁的杨丽华被尊为皇太后。为免意外,杨丽华将其父随公杨坚提为大丞相、总军国事,实际掌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7个月后,杨坚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杨丽华对此极为不满,常常将愤怨露于脸上,致使其父杨坚心有愧疚[2],后代也因此将杨丽华立为守制夫家、恪守妇德之贤妇[3]。
杨丽华与周宣帝仅生一女宇文娥英。周宣帝死时,娥英也不过五六岁。宇文娥英及笄,也就是开皇八年(588年)以后,杨丽华亲自在皇宫中为女儿挑选女婿,“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的李敏,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杨丽华借机为李敏争得上柱国,光禄大夫[4]。开皇十九年(599年),李敏第四女李静训出生,从墓志载“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5]看,李静训自幼由杨丽华带在身边抚养,自然是杨丽华到哪儿就带到哪儿。
有关李静训之事,文献没有任何记载,从其墓志知李静训死在汾源宫。汾源宫,也名汾阳宫,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的天池边。关于汾源宫创建的时代,一般定为隋炀帝大业初年[6],是隋代著名的避暑离宫。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隋纪五》载:大业四年三月乙丑,隋炀帝车驾幸五原,夏四月,来到汾源宫避暑,杨丽华与李静训当是随驾来此居住的。可能是路途劳顿所致,六月一日,年方九岁的李静训因病殁于汾源宫中,杨丽华十分悲痛,隋炀帝也“撤悬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赗赙有加”[7]。李静训无隋封号,所谓以礼应是特例,灵柩回京后应该安放于万善尼寺中,半年后将其厚葬于此地,这也应是杨丽华的主意并经炀帝同意了的。就近埋于离宫城不远的万善尼寺,一则强化的是北周宇文家族的血脉,二则便于周皇太后及宇文家族的祈福。
据《隋书》卷三《炀帝纪》、《周书》卷九《杨后传》载:大业五年(609年)三月,隋炀帝西巡,六月到达张掖,杨丽华死于此地,年四十九。死前,杨丽华仍不忘最后一次为女儿争取利益[8]。北周宣帝宇文赟共有三子,长子宇文衍即位时仅7岁,北周灭亡时,9岁的静帝宇文衍也死于弑杀,另外两子均死于襁褓,宇文娥英是宣帝宇文赟唯一的子嗣,故杨丽华竭力保护。大业十年(614年)李敏因隋炀帝猜忌被处死,年39岁,数月后,其妻宇文娥英亦赐鸩而终。除了第四女李静训,李敏与宇文娥英其他子女的下落均不得而知,因没有了外祖母杨丽华的保护,很可能亦遭牵连,北周宣帝宇文赟子嗣至此断绝。丈夫、父亲、弟弟均为皇帝的杨丽华,在改朝换代的重大变故中,命运之悲惨令人叹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