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

冬至吃饺子与谁有关?24节气中,为何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12月21日(农历11月初7),是2020年庚子年的冬至节。
”冬至“是一年中“数九”的开始,用民间的老话习俗说:这一天不吃饺子,是要冻坏耳朵的。
因此,在冬至吃饺子,就成了我们中国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从何而来,又与哪位圣贤之人有关?查阅中国的传统文化,说法有两种:
一、吃饺子为了纪念神医扁鹊。相传,出生于战国初年的扁鹊,一生立志悬壶济世,游历四方,治病救人。
有一年的冬天,扁鹊来到北方的农村,注意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坏了。
 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
文章插图
于是,他在山中采集草药,熬成汤汁让人们服用,以御寒生热,并以面片包食药渣。
这个方法很有效果,扁鹊的良方,很快便治好了严寒中,人们被冻坏的耳朵。
此后,人们便会在寒冬到来之际,用面粉制成耳朵形的食物吃,并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饺子“。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人们效仿扁鹊医病时的良方,吃完饺子后,还不忘再喝一喝饺子汤。
二、吃饺子为了纪念张仲景。也有说法称,民间吃饺子,与另一位神医张仲景也有关。东汉时期,张仲景医术高明,被誉为”妙手回春“的神医。
张仲景晚年在湖南长沙做官告老还乡,途中经过南阳白河岸边,看到当地的老百姓面黄肌瘦,耳朵都被冻坏了。
 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
文章插图
张仲景医者仁心,可怜这些受苦的穷人 ,在冬至节安排弟子架起了一口大锅,给穷人舍药熬药,治疗冻伤。这个药的名字叫”祛寒娇耳汤“,里面放有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药熬好后,张仲景还让人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冻伤的乡亲们吃。
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吃过娇耳,喝了祛寒汤,这些老百姓们顿时觉得全身发暖,两耳发热,冻伤渐渐都痊愈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就根据娇耳的形状和谐音,改名成饺子,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御寒。
在古代,古人对冬至这个节气是和过年一样重视的,除了吃饺子,还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活动。
其中,有一样习俗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画画,直至画成“九九消寒图”。
 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
文章插图
有兴趣的人可以仿照古人来画上一画,等历经九九81天的时间,画完,春天的脚步也就来了。
具体怎么回事呢?
“九九消寒图”是古人抵抗寒冬,期待春天的一种风雅的娱乐活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皇室都很热衷。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将“梅、兰、竹、菊”称为岁寒四君子,并将梅花排在了四君子之首。
古人还认为梅花有“稀、老、瘦、含”为四贵;一代大文豪苏东坡更是以“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开天下春”来赞赏梅花。
 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
文章插图
古人的“九九消寒图”,就是画一枝有81个花瓣的梅花。
“从冬至日开始,每天为一瓣梅花涂色,涂完颜色,让人难耐的寒冬也就过去了”。
寒冬腊月,万物萧条,古人没有好的取暖设备,冰天雪地比现代人更加难耐,所以古人对春天渴望也更急切。
而画九九消寒图除了风雅之外,更是对恶劣环境的一种心理抵抗形式。
这个高雅又别致的习俗,源于何时、何人呢?
查阅资料,“源易缘”发现,九九消寒图最初出现始于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
 冬至节|一阳初生,24节气冬至节,古人怎么过?民间认为“冬至大如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