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宋江为何接受朝廷招安?如果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自从施耐庵的《水浒传》诞生,几百年来,梁山好汉中最具争议的人物,非宋江莫属。
在我们的印象中,《水浒传》梁山好汉的命运转折,是从宋江接受大宋朝廷的招安开始的。
于是,经常有人说:
“梁山好汉们‘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那日子过得多好。宋江非得招安,招安,招他个鸟安。”
“你宋江就是因为自己迷恋当官,所以出卖兄弟利益,心甘情愿地去给朝廷当走狗。”
 朝廷|宋江为何接受朝廷招安?如果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插图
图| 宋江跪拜招安圣旨
真的是这样吗?
“江湖中人,真能不理庙堂之事?”你可能武侠小说看多了。《水浒传》看上去颇有几分游侠小说的色彩,但它还是要照顾现实的。
《水浒传》中北宋的社会大背景
古代的中国社会,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耕社会。农民们世世代代守在自己的土地上,很少迁徙。在唐宋之交的时候,由于“均田制”的土地制度崩溃,大量的土地兼,并使得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如果赶上太平年代,失去土地的农民们还可以依附在贵族的庄园内,找条活路。但是,唐朝中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对社会结构破坏性巨大。即使贵族们,也都是自身难保。
最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连依附于贵族庄园这条活路也断了。于是,在唐宋之交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大量的流民。
陈桥兵变后,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建立北宋。流民们重新拥有了土地。但是,长期的流民生活,使得一些人适应了冒险式的生活方式,即使现在有了安身的土地,他们仍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愿意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这种人被称为“游民”。
北宋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大量的游民涌入城镇。
 朝廷|宋江为何接受朝廷招安?如果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插图
图| 北宋汴河畔繁华的街市
看过《清明上河图》就会知道,北宋城镇的经济十分发达,商业政策也十分宽松。居民可以沿街开店,居民区常和商业区连成一片,夜间又没有唐朝的宵禁,所以,很多花柳巷、酒楼都是通宵营业。
因此,涌入城镇的游民,在城市中很容易找到立足之地。很多租不起房,住不起客栈的人,干脆沿街搭建窝棚,露宿街头。
那么你可能有疑问,游民们靠什么生存呢?
生存并不难,老实点的,给人当临时工;那些不老实的,很多成为了地痞无赖,坑蒙拐骗。所以《水浒传》里经常出现一个称呼,叫“泼皮破落户”。
《水浒传》里,很多人物都是游民出身。
大反派高俅,就是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城镇游民,因为球踢得好,得以被宋徽宗重用。
 朝廷|宋江为何接受朝廷招安?如果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插图
图 |《水浒传》中高俅因为会踢球,被宋徽宗赏识
比如九纹龙史进,也是个不务正业的青年,《水浒传》史进出场:
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怄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再比如,天王晁盖,本是村里的保正(相当于村干部),却喜欢结交天下好汉(实际是游民),《水浒传》晁盖出场: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朝廷|宋江为何接受朝廷招安?如果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插图
图| 重情重义的晁盖
宋江,原本是郓城的一个押司,是个小吏,但是从他平日里的作风来看,虽是庙堂中人,却行江湖之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