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为什么选择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化学家和商业家诺贝尔设立的奖项,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其他四个分项,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和平奖。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8年度),以及彼得·汉德克(2019年度)。提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相信大家都能够说出许多的作家名字,比如说我国作家莫言,写了《百年孤独》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但要是说最具传奇性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那么海明威应该算是其中一个。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为什么选择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插图
1899年,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处郊区城镇奥克帕克,因为是郊区的缘故,所以海明威从小就有机会亲近大自然,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他对于打猎、捕鱼、野营如此喜欢的原因,因为一个人的童年印记总会伴随着一个人一辈子。海明威的一生非常传奇,经历了烽火连天的一战和二战,别人对战火避之不及,但是他却迎头而上,可以说正因为如此,他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平年代到来之后,海明威也写出了让世人为之轰动的佳作《老人与海》,让全世界的人们领略到了什么叫“坚不可摧的精神”。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为什么选择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插图
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塑造了这个顽强的、不服输、永远不会被打败的老人形象的海明威,却在1961年7月2日,选择用自己的猎枪终结了自己的生命,留给世人震惊与叹惋的同时,也留给所有人一个问题。为什么海明威要选择离去?他才62岁,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不仅不该是一个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年龄,反而正该是洗尽铅华,涅槃重生的年龄啊?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可为什么海明威却在这个时间点,选择了以这样决不妥协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当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史和其个人的经历时,我们或许能从中窥视到一些原因吧。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为什么选择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插图
所有作家都不是天生的,虽然他们有天生的才能,但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写作的技巧,同时去收集写作的素材。而对于海明威来说,这个阶段就是1899年到1922年,也就是从海明威出生一直到他23岁,因为他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就是在1923年出版的。在这期间,海明威有两个标签特别明显,第一个就是“采访人员”,第二个就是“战地采访人员”。尤其是作为战地采访人员的经历,给了海明威这个世界上最为深刻的题材——战争。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每个个体生命在这其中就如微小的蚂蚁,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瞬间,自己是不是就会被无情的炮火吞噬。所有爱的人,所有拥有的东西,也许在下一刻就永远失去了。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为什么选择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插图
战争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创伤,身体的伤害随着时间会慢慢淡去,但更为严重的是心理上的伤害,海明威作为亲历者深知这种感觉。1926年至1929年发表的《太阳超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正是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作品,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不仅体现在它夺走人的生命,而且还对幸存者的生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精神打击。呼吁人们热爱和平,同时也表现了战后人们竭尽全力走出来的努力。之后,海明威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平静生活,在平静生活中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1933年跟随狩猎队伍前往非洲,此期间他写下了《乞力马扎罗的雪》,这是一个和平时期寻找精神归宿的旅程。但是和平的时间并不久,二战就开始了,海明威再次以战地采访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之后写下了《丧钟为谁而鸣》这部作品。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发现,正是不断地事件激励,给了海明威不断突破的契机,而这部作品是他创作的第一个巅峰,而第二个巅峰,则是在十年之后才姗姗来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