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池|“话说济水” 征文|话说济水文化的时代价值|作者:侯仰军( 三 )


2
交通要道
济水在东晋之前一直畅通无阻,是中原的交通大动脉,所谓“浮于济、漯,达于河”,从济水、漯水可以到达黄河干流和众多支流、湖泊。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进中原,曾利用济水西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汉代之后,随着黄河对济水的一次次漫灌,济水渐渐淤塞。到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由于大旱,水道不通,桓温命人开凿巨野三百里,水师才得以进入济水,从而进入黄河。到了南朝刘宋时期,济水已经严重淤塞。隋炀帝开凿通济渠以后,济水中游已几近消失。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年届不惑的高宗皇帝在封禅泰山的路上,驻跸濮阳,问宰相许敬宗:“《书》称‘浮于济、漯’,今济与漯断不相属,何故而然?”“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哉?”唐高宗的疑惑,反映出济水当时的尴尬处境:济水已是涓涓细流,与漯水早已不相牵连,与黄河更是无法匹敌。
3
文化圣地
《史记·殷本纪》记载,汤灭夏之后,回到亳,作《汤诰》。商汤说:“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勤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地方就在四渎之内。为什么说“东为江”呢?这是因为夏商时期的“江”,乃指古沂水[4]。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古泗水。[5]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在唐朝以前,江并非长江之专称。如《韩诗外传》云:“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于亳,亳亦大兮。”其“江”与长江毫不相干。“西为河”,古黄河由荥阳北折向东北方流入海,白马、濮阳当时均在河东。“南为淮”,中原文化推进到淮河沿岸,是在商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此“淮”不是今淮河故渎。据载,今豫东地区古时亦有淮水。《春秋经》僖公十六年云:“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同年《左传》则云:“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鄫。”杜预曰:鄫,“郑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6]即今宁陵县南,古睢水之阴[7]。鲁僖公所会诸侯,其国均在今淮河之北,绝大部分在黄河两岸,且又由濮而“东略也,城鄫”,则此淮当流经陈留一带。这一地区的河流,自古均由西北流往东南,故此淮水约过商丘南。春秋时宋地有睢水,过陈留北、商丘南,东入泗[8],如果近鄫之淮不是一条与睢水并行且相去不远的河流,就很可能是睢水之别名。[9]以上江、济、河、淮四渎之内,属《禹贡》“兖州”之地,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泰山以西,王屋山以东,聊城以南,商丘以北。
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在春秋以前,黄河自荥阳以下,大体沿着太行山东麓北流,在今天津一带入海,大陆泽[10]以下,还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加上干流自古以来就多泥沙,“善决、善徙、善淤”,倒是济水,为古人生活的理想之地。“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就是对济水水流平稳、惠济苍生的生动写照。《尚书·禹贡》说:“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是说济水、黄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就是古代九州之一的“兖州”,济水、黄河在这里有众多支流,被疏导为九条河道,汇聚成了雷夏泽。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济水两岸特别是菏泽地区(汉唐时期在此设置济阴郡,辖11县,南至定陶,北至濮城)遍布先民生活聚落遗址,包括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秦、汉文化遗存,表明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济水和黄河一样,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三、济水文化的时代价值
先秦时期与黄河齐名的济水,历经两千年沧桑,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如今在济源境内,济水源头还在,但水量不大,名称也改成了珠龙河。豫东、鲁西南的济水,河道早已荡然无存,只能通过考古发掘来辨认。济南以东的济水故道虽然还在,但名称已改为小清河。研究这样一条似乎已消失的大河,还有什么时代价值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