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池|“话说济水” 征文|话说济水文化的时代价值|作者:侯仰军


 太乙池|“话说济水” 征文|话说济水文化的时代价值|作者:侯仰军
文章插图
济水(又名泲水、沇水)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只有专家学者或者喜欢考据的文人雅士才会偶尔提及她昔日的荣光。即便山东的几个地名如济宁、济南、济阳,是拜济水所赐而得名,年轻人知道济水的也不会太多。如此说来,济水似乎真成了历史的过往。但在河南济源,这个济水发源地得名的城市,人们没有忘记济水,有关济水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依然活在广大民众的口头上、心灵里。
一、神话传说里的济水
有关济水的神话传说很多,但主要内容,无非是三个方面:三洑三出;未卜先知;有求必应。
1
三洑三出
神话传说,济水三洑三出,十分灵异。第一“洑”,即从王屋山的太乙池流入地下,在地下穿行七十多里,从济源城流出地面。第二“洑”,即济水在温县进入黄河,从黄河下穿行,流出地面后汇聚成荥泽。第三“洑”,济水从荥阳再次隐于地下,从山东菏泽的陶丘流出地面。特别是第一“洑”,在济源有各种神话。
话说大禹治水来到王屋山天坛峰下,看到一条蟒精在太乙池内兴妖作怪。大禹挥舞大斧,除蟒治水,吓得蟒精吸了一肚子水后,一直往西窜,一头钻到西山(山西阳城)山洞里,肚子里的水喷泻而出,成了一条大河,这就是蟒河。蟒河穿过太行山,绕过王屋山,流到济源县,归入九曲黄河。当时,大禹在太乙池内还砍了两斧,就出现了两条暗道。池水马上从地下伏流了一百二十里,分成两股水:一股水从龙潭寺泉眼流出;一股水从济渎庙泉眼流出。这伏流的暗水就叫沇水。这两股水又合成济水,一直向东流入渤海。
还有一个传说,济水的发源地是天坛山的太乙池。太乙池上面一滴滴的水,滴到丈把大的池里,水长年不干,水不多也不少。据说,太乙池的水是伏流地下七十余里,到济水的济源龙潭寺里出来的;又说是从济源城的小十字的井里出来。有什么证据呢?说抓一把麦糠往太乙池里一撒,三天以后,在小十字的井里可以捞出麦糠来,这就是水由地中行。小十字井里的水特别甜,因为是从天坛山上流过来的。从天坛山太乙池到济源这段水叫沇水,济源以东的叫济水。“神禹导沇水东流”指的就是这。[1]
根据历史记载,济水三洑三出的说法在唐朝就有了雏形。唐高宗时期,宰相许敬宗曾对唐高宗说:“夏禹道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今自漯至温而入河,水自此洑地过河而南,出为荥;又洑而至曹、濮,散出于地,合而东,汶水自南入之,所谓‘泆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会于汶’是也。古者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潜而出,合而更分,皆能识之。”“渎之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者也。且天有五星,运而为四时;地有五岳,流而为四渎;人有五事,用而为四支。五,阳数也;四,阴数也,有奇偶、阴阳焉。阳者光曜,阴者晦昧,故辰隐而难见。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许敬宗的观点,代表了唐朝人对济水的认识,也被后世学者所遵从并发挥,至今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其一,济水在温县进入黄河,从黄河下穿出来,汇聚成荥泽。然后再次穿行地下,到定陶一带流出地面。其理由是,水官能辨别一条河流的气味与颜色,不论这条河流潜行地下还是分分合合,都能辨别出来。其二,“渎”就是“独”,不凭借其他的河流,可以独自流入大海。济水多次在地面上消失,流量又小,但她可以独自流入大海,才有了尊贵的地位。
后人进一步发挥,增加了济源境内济水伏流出王屋山的传说,便有了济水三洑三出的故事。
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分析,“三洑三出”也不完全是神话传说,也有一定的真实成分。济水第一“洑”,即从王屋山到济源城,有其可能性、真实性。在山石间,泉水可以伏地而出,济南北部的泉水来自南部山区,可作旁证。
第二“洑”,即济水在温县进入黄河,从黄河下穿出来,汇聚成荥泽。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地质条件下是不可能的。那时候人们没有能力从黄河下铺设管道,济水如何从淤泥中穿黄河而过?只能是当时的人们看到一条河流从温县流入黄河,不远处的黄河南岸又有一条河流流出,汇成荥泽,便把这两条河流都命名为济水,进而创造出“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的神话。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即济水从温县到荥阳本来是相连贯的一条河流,后来被黄河冲断。《韩非子·五蠹》说:“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吕氏春秋》:“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淮南子》也说:“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是说上古时期黄河还没有冲出龙门,到了大禹治水,才“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2]。黄河冲出龙门,才能冲断济水,但真实性有多少,实在不好判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