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令人脊背发寒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确实如此吗?

以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能成为理想中的圣人,只要每个人都能遵照“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原则约束自己,就能让社会成为尧舜之世。因此,儒家一再主张“教化”,对世人抱有强烈的道德期待。
 思想|令人脊背发寒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确实如此吗?
文章插图
相比之下,法家的思想就有些令人脊背发寒了。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更是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所以对于上述观点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则认为:倘若,没有一个明确的奖惩制度,每个社会分子都会在“人性本恶”的驱使下僭越底线,成为无恶不作的堕落者。同时,人类在长期的好逸恶劳中,亦会使社会产生退步,变得贫穷且愚昧。
因此,韩非子认为:儒家主张的教化是苍白无力的,若不结合利益和惩罚,并不能取得成效。韩非子主张期待尧舜之治,不如改革法治,御之以术并恃之以势,才是治国的不二方针。韩非子的“人性本恶”论,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虽说,有些偏执和极端,但亦不失其理。
 思想|令人脊背发寒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确实如此吗?
文章插图
且看韩非子是如何看待父子关系的。
若一对贫民父母生下儿子,邻里街坊都会杳然而至,相互道贺。若这对贫民父母生下女儿,则多半要将这赔钱货溺死。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父母的骨肉,但为什么生了儿子就要弹冠相庆,生了女儿就将其扼杀呢?
这完全是因为这对父母所考虑的并非人情,而是利益。因为,儿子能为家庭带来长久的利益,传续香火;女儿则只能是“赔钱货”,将来嫁入外姓脱离族籍。因此,连父母对子女,都抱有这种利益观念,更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君臣呢?
这种事虽然放到现在来看纯属天方夜谭,但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韩非子所举的例子不可谓不贴切。
 思想|令人脊背发寒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确实如此吗?
文章插图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韩非子是如何看待夫妻关系的。
韩非子认为,夫妻之间,根本没有血缘维系。时人认为,夫妻之间的纽带,无非是爱情。有了爱情,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没有爱情,二者反目成仇相互疏远。不过,韩非子却认为维系夫妻感情的,是一种平衡。
 思想|令人脊背发寒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确实如此吗?
文章插图
在这里,韩非子举了一个实例:
话说,当时的卫国,有一对年轻夫妻祷告上苍,妻子的祷告词是这样的:“请求神灵庇佑,让我明天能在大街上捡到一百捆布匹。”
丈夫闻言问道:“一百捆不是太少了?你为什么不多要一些呢?”妻子说道:“如果让我捡到更多的布匹,恐怕你就会将它们换成钱,去买小妾了。”
韩非子认为,这个例子足以证明维系夫妻关系的并不单单是感情,而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倘若,这种平衡被打破,那么,夫妻关系便荡然无存了。
在帝王将相之家,那些处于后宫正位的皇后、夫人都盼着她们的夫君早点去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好色是男人的天性,即便过了五十岁,男人仍喜欢寻花问柳。对于女人来说,只要过了三十岁,她们的青春便已逝去,变得年老色衰。
一个失去青春的女人不论如何勤俭持家,如何贤惠,她们都会被丈夫疏远,而她们所生的孩子也会被小妾的庶子取代,成为家族的继承人。
 思想|令人脊背发寒的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的“人性本恶”确实如此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