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甲状腺癌“族群”中复杂难治的类型,甲冠东方-甲状腺肿瘤专科联盟成立( 二 )


联盟之间实现患者“下沉上转”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依托“互联网+”平台成立学科联盟 , 既将“复旦肿瘤”甲状腺癌诊治经验辐射同行 , 也通过联盟平台实现甲状腺癌患者“下沉上转”的全程管理 。
相较于“北、上、广”集聚的高水平医疗资源集聚 , 位于安徽、江苏、福建的县市级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 , 当地百姓一旦确诊肿瘤等重大疾病 , 都会不远千里奔赴大城市寻求最佳的诊治机会 。 就医成本高、路途折腾等情况让已经患上重病的患者及家属苦不堪言 。 复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依托“互联网+”平台成立学科联盟 。 “互联网+”平台可以为路途遥远的患者提供便捷的“远程就诊模式” 。 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 , 联盟运行的微信公众号和相关功能模块目前可开展智能随访、精准预约、智能问答、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发起和晚期患者的招募信息等功能 , 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 , 体验更好 。 “让信息多跑路 , 病人少奔波” , 联盟在做好医师培训的同时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患者“下沉上转” 。
患者徐老伯甲状腺癌手术后 , 在女儿帮助下通过联盟单位微信公众号 , 上传了复查B超报告和血液报告寻求复诊意见 。 在这里 , 徐老伯直接就获得了“复旦肿瘤”头颈外科专家的复诊意见回复 。 相较于过去“复诊排一天队 , 医生回答两句话的情况 。 ”老徐说 , 有了联盟的互联网加持 , 简单复诊也不用去挤医院了 。
此外 , 身处安徽县城的张阿姨患了甲状腺癌 , 来到联盟所在单位进行就诊 , 看到和“复旦肿瘤”头颈外科的联盟铭牌 , 原本想来上海的她放弃了这个想法 。 “这里的专家告诉我 , 我们的诊疗技术和‘复旦肿瘤’是一样的 , 如果你的疾病比较复杂或者疑难 , 我们会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进行多学科讨论 。 ”张阿姨在联盟单位获得了根治性手术 。 不久之后 , 张阿姨的主诊医生告诉她复旦肿瘤有许多最新的临床试验项目 , 她又通过联盟微信公众号 , 通过上传报告获得了嵇庆海教授精准预约的专家 , 便在医院(浦东院区)获得了及时且最好的治疗方案 。
李端树教授表示 , 互利网技术有效突破了空间的阻隔 , 联盟的成立让患者无需再“挤破脑袋”涌向肿瘤医院求得一个稀缺的专家号 , 他们可以先去联盟所在医院 , 便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获得“同质化”的甲状腺诊治 , 以及方便快捷的“转诊通道” , 同时对于许多需要复诊的甲状腺癌患者 , 也只需通过联盟微信号就可以获得线上随访 , 大大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联盟平台传播权威科普知识
多种手术方式的迭代和存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但肿瘤领域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就是规范化诊治 。 “准确把握每个治疗方式的适应症和患者个体情况 , 这是每个头颈外科医生做出科学高效治疗决策的基石 。 ”王宇教授坦言 , 太多首次手术不规范的患者来到他的门诊寻求二次手术 。
对中晚期、复杂难治性甲状腺癌而言 , 单一治疗已经难以满足疗效提升 , 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出现 , 中晚期以及分型预后较差的甲状腺癌更应该遵循规范的多学科协同共治 。 而对早期甲状腺癌患者而言 , 单纯的肿瘤治疗并不能完全地满足其“健康-心理-社会”需求 。 “甲状腺癌并不是单一的肿瘤 , 而是包含着众多亚型的病种 。 单一方式、单一途径的治疗方式无法满足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需求 。 ”王宇教授表示 。
联盟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方式 , 定期举办甲状腺疾病相关科普活动 。 通过科普活动的开展 , 可以纠正大众对甲状腺肿瘤的一些错误观念 , 减轻患者焦虑心理 , 从而促进其以正确的方式面对疾病 。 此外 , 依托于“互联网+”平台 , 大数据的建立一方面有益于甲状腺癌患者人群的长期管理 , 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可以反映中国人群特点的甲状腺肿瘤临床和科研体系 。
作者:王懿辉、魏文俊、张婷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