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不会有什么改变,不论你是畜牧业还是农业甚至渔产品,土地不会变化。但是,在土地上生活的人会改变。对于这一问题,我想对宋朝、南宋针对的幽云十六州、中原进行全面评述。因为,北宋、南宋在这一问题上都是一个问题: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位子。
(1)南宋作为北宋的继承者,也继承了北宋统治者的逻辑。掌权者要求弱者“无条件死亡”的思想导致中原地区汉人失去对南宋的好感,同时“歧视”也使人们失去了对故国的期待:我们梦里多少次梦到王师北伐,其结果如何呢
在北宋统治者眼里,幽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是“无父无君无忠诚”的,怎么能在辽国统治下安稳生活呢?你应该反抗。因此,他们蔑称幽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为“汉儿”。在战争中,凡是汉儿被抓比对待蕃人还要凶狠。理由很简单:见到汉人的军队,你们就应该“举起义旗”帮着我们把枪口对外。
文章插图
但问题是,北宋统治者抛弃了他们,《澶渊之盟》的签订就代表宋辽和平的到来,那么,既然是和平,幽云地区自然也就被送了,不去收复了。有人说,这个不赖宋朝,应该赖石敬瑭,但问题是,石敬瑭是沙陀族人。对于幽云这一从商朝就是汉人主要统治地区的地方,作为汉人的统治者北宋的皇帝们没有责任吗?
南宋作为北宋的继承者,在这点上比北宋还有“无耻”。北宋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南宋更是放弃了整个中原地区。从朝代自我弱化为政权。
在南宋统治者严重,中原地区的百姓也应该不计后果的为他们效忠到死。因此,宋高宗年间,穿着类似金人衣服、没事儿高兴了唱唱金人歌曲的逃入南宋的中原人,无论政府还是百姓都极端仇视,为此,经常发生械斗。更有甚者,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为了和辽、金取得和平,不止一次出卖过幽云地区、中原地区的义军。这是不可原谅的。
文章插图
这些情况很多时候都有,例如朱元璋在反元过程中,曾痛骂山陕等地区的百姓认贼作父,反对北伐,跟随元朝反抗自己。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候,东三省和东南一省的人也曾遇到过类似歧视。
(2)辽国、金国在“儒家化”问题上做得还可以,统治时间久了、熟悉了,无论什么民族都会有忠于所在统治者的心理习惯
辽国、金国在起初入主汉人聚居地、中原的时候,因为民族习惯和征服民族的高高在上心理,都会对被统治民族有一定的压迫甚至广泛的歧视与压榨。但随着统治阶层的扩容,特别是汉人精英地加入,汉人的主体文化思想——儒家的思想就会深入。因此,统治就相对柔化,自然会减轻抵抗思想。
例如萧太后与韩德让对儒家化的引入和推广,辽国在统治上的“儒家化”是比较成功的。
文章插图
卢沟桥: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开建,金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
《澶渊之盟》签订37年后,辽国大举进攻北宋,结果北宋再次“花钱买太平”,出现了“庆历增币”(重熙增币),每年贡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基础上各增加10万。最终如何?辽国在耶律洪基时期,把“增币”的钱用于对幽云地区的减税工作。
再例如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对儒家化问题比较重视,勤政节俭、选贤治吏、轻赋重农、尊崇儒学,其统治被称为“大定盛世”,虽然言过其实,但也足以证明“小尧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 北宋统治者|两宋不思进取放弃幽云、北方,才导致助辽金攻宋】综上所述:土地不会变,你丢了如果还不扪心自问、洗心革面、卧金尝胆地收回去,那么,那块土地上的人的人心就会变化。这怨不得别人,只能愿你无能。
推荐阅读
- 北宋灭亡时梁山好汉大部分还在世,他们表现怎样?真令人失望透顶
- 茗山寺,绝壁之上有北宋的风。 ????
- 这个亡国之君写了一首诗,竟然因为一首词导致北宋亡国
- 乘风破浪的北宋“状元”练习生——沈括
- 巩义北宋皇陵的文物保护工作怎么样?
- 正史上宋江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 北宋最牛的科学家,通晓天文地理,留下一本遗作,间接改变了历史
-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对北宋而言意味着什么,大宋朝廷危在旦夕
- 王安石: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章惇的纠结人生“北宋第一宰相”落下骂名,幸福生活突然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