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无神论思想,在南朝尊佛最鼎盛时期,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于亮剑,敢于公开论战,无惧权贵,宣扬无神论思想,以特立独行之身姿留名青史。
文章插图
范缜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分隔而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分裂时期。范缜老家在河南南阳,正好处在南北政权交界地带,政权更迭带来了动荡。范缜还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娃命不好,家族虽然也算望族,但到他这只能跟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拮据。
穷人孩子早当家,范缜果然也是勤奋好学,10来岁就到千里之外的沛郡,跟着名师学习,进步很快。但范缜也有不足,他性子耿直,好像不怎么合群,特别是对有钱有权的子弟看不上眼,敢于抗争,时常有惊人之语,弄得朋友基本没有。
成年之后,北魏南侵,范缜所呆的地方沦陷,只能逃到了南京避难。南朝宋政权看起来不怎么喜欢招揽贤士,范缜各种渠道建言献策,都没有啥回应,更不用说被召入朝廷任职。二十九岁的人,愣是一事无成,急的范缜头发都白了,还写了《白发咏》那个文章抒发郁闷的心情。
好在南朝的政权更迭够快,齐很快取代了宋,范缜也作为新人被启用,步入仕途。好好做官也就是了,起码生活无忧,享受生活即可。要知道,南朝时期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基本没有长期刀兵之灾,老百姓和官员的生活还是保持稳定更多。
范缜的耿直还是让他作出了特别的选择。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佛教的影响,我们熟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文章插图
齐国皇族竟陵王萧子良就笃信佛教,还大力弘扬,聚拢各方僧侣,讲经论道,很是热闹。范缜也参加过几次,对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等消极避世之说很是不屑,不信也就算了,但范缜还非得据理力争,说出来。他也不管王爷的面子,还果断迎战萧子良专门安排的辩论赛,更有甚者,大概是觉得不过瘾,他还出了书,就叫《神灭论》,他居然说:“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可犯了大忌讳。书传播的范围确比说要广,而范缜所遭到的攻击也更多,范缜是软硬不吃,对高官厚禄也不为所动,战斗到底。
文章插图
有太原名士王琰,借儒家孝道为武器,攻击范缜,他说:“哎呀!范先生,你竟然不知道你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范缜则反问:“哎呀!王先生,你既然知道你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怎么不自杀去追随祖先的神灵呢?”这一反问,倒使王琰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如果那时候有辩论赛,范缜绝对可以当最佳辩手。因为靠公权力召集来的能说会道的辩手,跟范缜辩论都没占到啥便宜,也始终没有找出一条象样的理由来证明真有鬼神存在,反倒一个个被范缜驳得哑口无言。
文章插图
很难想象,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抗衡,还能坦然做官的,这么看南朝齐还是很宽容的。但很快齐国乱局出现,萧道成趁机取而代之,建立了梁。
萧也是狂热佛教信徒,对范缜还是很礼遇的,范缜则根本没考虑这次他面对的辩论对象成了皇帝,依然不肯屈服,不愿放弃自己的主张。即便在被贬官的时候,还是不断在修订他的《神灭论》。后来梁武帝干脆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并召集众人继续夹攻范缜,史称范缜“辩摧众口,日服千人”,也是堪称奇迹了。
文章插图
异见分子的官当得还算稳当,范缜在65岁谢世,仍担任中书郎、国子博士。一方面我们赞赏范缜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不一样观点的勇气,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古代中国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我们的哲学思辨或宗教传播,并未出现西方那些血淋淋的攻伐,这绝对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情。
推荐阅读
- 冷军的油画要放大30倍看,比照片更细腻,油画技巧超一流水平
- 哲思|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水平买单
- 鲁智深能倒拔大树,放在金庸故事是何水平,看看黄蓉的出招就明白
- 周总理的诗水平怎么样?19岁时写的一首诗流传极广
- 叶圣陶郭沫若启功三位大咖为“语文”题名,谁的水平更高一筹?
- 字画的收藏文化与价值-艺创网
- “舌战群儒”只是小说家言,诸葛亮能成功,只因做好了三件事!
- 这两个无赖,害得武松林冲家破人亡,史上还有一人,水平完爆他俩
- 梁山上最让人失望的4个人,登场时被吹得很强,实战却是三流水平
- 中国古代制造水平真冠绝世界?看完这个展览,网友炸锅: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