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有些人总觉得宝钗不坏,值得同情,那事实真是这样吗?( 二 )


 值得|有些人总觉得宝钗不坏,值得同情,那事实真是这样吗?
文章插图
还有人说:“人怜黛玉一朝奄忽,万古尘埃,谷则异室,死不同穴,此恨绵绵无绝。予谓宝钗更可怜,才成连理,便守空房,良人一去,绝无眷顾,反不若齎恨以终,令人凭吊於无穷也。要之,均属红颜薄命耳!”
古代青年妇女受压迫最重是事实,但是说美女的命运一定不隹,就带有宿命论味道了。认为黛玉、宝钗都是美女,她们的痛苦的结局都是命中注定的,认为宝钗的命运不济,不区分宝钗和黛玉之间的是非,为凡属下场不好的人都洒一把同情泪,显然是错误的。历史上有很多坏人没有好下场,难道都值得为之一哭?宝钗基本是“天理”化身,她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对她采取揭露批判态度,只不过揭露她的道学家面孔、狡猾的手段,在我们读者看来,不想揭露那些贵族酒色荒淫,贪婪横暴,一目了然罢了!
 值得|有些人总觉得宝钗不坏,值得同情,那事实真是这样吗?
文章插图
更有人认为:“与其罪宝钗则不恕,罪贾母、王夫人则不情,何如罪夫妇制度。”
这种观点似乎颇有道理,其实不然。封建制度和道德都是人制定的,贯彻推行的。但是在封建社会里,每个人对封建制度、道德的认识并不相同,有的奉行不悖,有的就有所反抗,从而人就有了保守和进步之分。宝钗和宝玉就是两个对立的例子。如果把一切罪恶归之于制度和道德,而不追究具体人的责任,那么维护封建制度的暴君、昏官就都可以宽恕了。由于忽视人的作用,随之必然认为封建的制度、腐朽的道德必定自然衰亡,对破坏封建制度、道德的进步人物所起的作用,就不给予重视了。
所以我们必须把宝、黛、钗的爱情遭遇,上升到制度、道德的高度,以便看到封建婚姻制度、三从四德的道德观念危害的广泛性历史性和严性重;另一方面也必须把奉行这一制度道德的宝钗和破坏这一制度道德的宝玉、黛玉区分开来,分别予以否定和肯定,从而培养人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爱憎感情。当然我们还必须指明宝钗不是封建婚姻制度、三从四德的制定者,也不是推行这种制度、道德拥有权势的贾府上层,她所负的责任相对地要小得多。如果说宝钗一切都可宽恕,甚至认为比黛玉都值得同情,未免是非混淆了!
 值得|有些人总觉得宝钗不坏,值得同情,那事实真是这样吗?
文章插图
结语至今还有一些人非常喜欢宝钗,有的说:“娶儿媳妇谁都愿意娶宝钗式人物,不愿要林黛玉式人物。”持这种看法的人,可能主观上有点封建思想,希望有个曲意承欢、百依百顺的儿媳妇,以免发生家庭矛盾;也可能对宝钗的本质和她的保守思想的缺乏认识,被温柔和平之类现象所迷惑。但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宝钗的观点有的可能还有值得肯定之处,如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饱受凌的香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