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清宫独家保暖法,有多贵?
原创 烟雨迷蒙 博物馆丨看展览
天越来越冷,取暖成了不可不提的话题。
有人说:当北方人在暖气旁吃冰棍的时候,南方人取暖主要靠抖。
也有人说: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文章插图
图片摘自网络
但南方人至少还能安慰自己:“没事儿,总比百年前的人幸福点。”
不过,小编要说:emmmmm……还真不一定。
不信?你先看看清宫的朋友们是怎么在取暖这件事上秒杀抱着热水袋瑟瑟发抖的你的。
大清牌电暖气
电暖炉
﹀
﹀
﹀
清末,紫禁城也通电啦!
宣统二年(1910年),隆裕太后传旨,命在延禧宫安装电暖炉和电灯。
文章插图
光绪皇后:隆裕皇后
由天津西门子洋行购办的电暖炉于十月运送进京,十二月开始调试。结果宫里电力不足,电炉温度不够高。
于是启动了备用锅炉、增加匀电机,并将各殿电灯轮流开闭,前后十次试验,终于让暖炉热度提升。
这些电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贵。
购买电暖炉、灯具:9094两白银
调试电暖炉:烟煤三万斤、劈柴一千斤、麻油四百斤、牛油二十斤、煤油二箱=284两白银
电暖炉白天使用:1680两银/月(夜间供热计入电灯经费)
按统计方式不同,清末1两白银的购买力也有不同的答案。大致在:1两=100-260元人民币之间。
按最少的1两=100元计算,白天使用电暖炉的花费合16.8万元/月。从安装、调试到最终使用,一百多万就没了……
文章插图
电暖炉的初阶版
火盆
﹀
﹀
﹀
但凡冬景,都少不了火盆宝贝的身影,可置于宫殿或庭院中,烧炭取暖,故亦称“炭盆”。有些盆上加笼,故也可称为“薰笼”。
文章插图
【 清宫|清宫独家保暖法,有多贵?】月曼清游图 围炉博古
火盆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鎏金两种。清宫档案中经常可以见到为掐丝珐琅火盆配座的记载。古人还会玩儿二合一: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香薰暖气二合一;也会在火盆上放水,加湿版火盆。
文章插图
清中期 掐丝珐琅火盆 故宫博物院藏
但火盆也有它的弱点。
嘉庆二年,管乾清宫取暖用火的太监郝世通,把炉里的炭闷灭后,随手倒在了楠木隔山旁边。没想到火没完全熄灭,死灰复燃,加上清宫都是木结构建筑,很快就烈焰冲天,整个乾清宫、交泰殿、宏德殿、昭仁殿都化为灰烬。
粗心的郝世通没办成“好事”,直接被送刑部处死。
文章插图
郎世宁等《弘历雪景行乐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看乾隆爷翘个脚,好不惬意)
嘉庆二十四年一日,太和殿里放置了太多火盆,窗户一开,火星满地,害得老成持重的大臣们满地踩火星,偶像包袱扔一地,真是画面太美而让人不敢看……
嘉庆十分不悦,特地下一道旨说,这样取暖既不暖和,又费钱,以后在保和殿、太和殿设宴,只准在犄角放两个火盆,窗户只能开中间的。如果违反,管这个事儿的官员就回家卖白薯去吧。今天管事儿的,降职!
火盆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致命。
《溥仪日记》中载:1921年1月7日,夜里1点多突然醒了,很不舒服,“方知已受煤毒”。被人扶到了前屋就晕过去了。在他寝室服侍的两个太监也晕倒了。当时所说的煤毒,大概就是火盆中燃烧不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推荐阅读
- 独家专访|M/M(Paris):以设计与世界对话
- 设计师重用外卖保温袋寒冬为爱犬制作科幻保暖衣
- 揭开清宫御膳的面纱
- 清宫女子为何都围一条白绢?不只是为了装饰,更为了方便皇帝
- 同学 这份从头到脚的保暖攻略请收好!
- 故宫院藏文物揭秘清宫工艺
- 比《嫡谋》还火的宫斗宅斗古言文不一样的清宫大戏,你怎能错过!
- 不输《独家占有》,丁墨又一现言文惊艳来袭,超高人气冲上榜首!
- 清宫剧中,皇妃们手上都戴着长长的手指套,这东西有什么讲究?
- 红星新闻独家发布《2020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儿童阅读、婆媳问题,都可去图书馆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