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创作的前前后后( 三 )


 那条|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创作的前前后后
文章插图
《不能走那条路》历来为我国文艺界所重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的专著《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中,对它盛赞有加:“这篇小说在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始时发表,非常及时地反映了农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农民依然眷恋土地,梦想在过去的传统社会模式中发家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历史在其开始时,结论已经摆在那里,那就是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这篇小说概念明晰,叙述简洁,人物的社会属性分明,以阶级和路线论善恶,‘政治上正确’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归属和情感状态。”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钟进文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基础教程》中,也给该小说以很高的评价:它“提出了土改后‘翻身农民’面临两极分化的重大社会课题。小说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几个不同的农民形象,表现了农村中社会主义思想对农民自发倾向斗争的胜利。”吕茭晨在《大众文艺》2010年第2期发表题为《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序曲——解读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的文章中,也强调指出:“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是‘十七年’小说中农业合作化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李准的这篇小说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农村两种思想、两条道路斗争的小说,它的主题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典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