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韩愈只会舞文弄墨?而他是个“硬汉”,能文能武平乱成文人楷模

前言:
晚年的李白依然钟情四处游历,曾到南京访问一位故友。这位朋友就是在南京为官的韩云卿,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与李白在饭局上饮酒作乐。酒过三巡之后,韩云卿还掏出随身携带的玉笛演奏助兴,笛声宛转悠扬绕梁不绝,李白深深沉醉在韩云卿的潇洒与笛声之中,由此写下不朽诗篇《金陵听韩侍御吹笛》。韩云卿与李白极为投缘,李白还一口气为他作了三首诗,要知道诗圣杜甫才得了李白两首诗。韩云卿不仅有李白的“光环”加成,他还有一位了不得的侄子——韩愈。韩愈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大部分世人心中,都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老学究。然而真正的韩愈是个“硬汉”,如果用一个字总结韩愈的一生,那就是“刚”,他甚至敢“怼”皇帝,更是古代典型的“逆袭”之王。
 硬汉|韩愈只会舞文弄墨?而他是个“硬汉”,能文能武平乱成文人楷模
文章插图
比命苦韩愈谁都不“虚”
韩愈是个命苦之人,他出生于公元768年,虽然当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但大唐已经江河日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藩镇割据时代。韩愈的母亲在其出生不久后,就撒手西去了,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甚至到了韩愈十二岁,他唯一的哥哥也死在了广东。韩愈便被其寡妇嫂嫂带大。当时韩愈的嫂嫂带着年幼的儿子与韩愈,千里跋涉从广东回到家乡河南,随后定居宣州,其中艰辛可想而知。韩愈长到19岁,只身前往长安参加科举,欲以此改变自己与家庭的悲惨命运。然而韩愈连续考了三年都是名落孙山,这倒不是因为韩愈水平太低,毕竟后来他得到“唐宋八家”之首的地位,并不是徒有其名。而是因为唐代科举难度太高,并且录取人数太低。连受打击的韩愈,想起众恩人的关爱,他决定再试一次。
初入仕途连受打击
苦心人天不负,第四年韩愈终于高中了进士,但这并不等于可直接做官,因为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韩愈又“栽”在了考试之上,同样是连考三年被全国的“学霸”们压过。接下来韩愈一共在消费水平颇高的长安,待了十年的时间,眼看就要“混不下去”了,怀才不遇的韩愈,决定给宰相写信,表达对管理选拔制度的不满,然而这些信件都是石沉大海。韩愈终于落魄地离开了长安,到开封董晋府中做了一名节度掌书记糊口。三年后董晋突然死去,韩愈护送灵柩离开开封,紧接着开封大乱,董晋府中的官员大批被杀。韩愈慌忙带着家人逃到了徐州,投到了张建封的幕府之中。
 硬汉|韩愈只会舞文弄墨?而他是个“硬汉”,能文能武平乱成文人楷模
文章插图
而张建封是个喜欢压迫部下的领导,他手下的官员每日工作量巨大,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韩愈在此地干了不到一年,就写了一封信“怼”领导后愤然辞职。两次失败的工作经历之后,韩愈醒悟还是考个正经朝廷官位才靠谱,于是在801年,韩愈终于通过了选拔被任为四门博士,主要负责基层子弟的教育工作,相当于是一位大学老师。但这个官位,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教育业也未得到朝廷的重视,为此韩愈还写了一篇《师说》,歌颂自己职业的伟大。韩愈与社会风气“唱反调”,还受到大批文人的批判,说韩愈身为一个老师,不集中注意力工作,反而“怼”社会与制度,抹黑韩愈为“狂人”。韩愈做了三年的四门博士,通过京兆尹李实的推荐,被选为监察御史,有了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利。
直言得罪恩人被贬广东
而且当时韩愈还遇到了两个同样优秀的同事,刘禹锡与柳宗元。三位文坛“大佬”在一起,情况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融洽,他们的政治理念并不相同,当时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翰林院待诏王叔文与柳宗元、刘禹锡,推行改革加强朝廷的权利统治,而韩愈却对王叔文的激进改革十分厌恶,虽然他欣赏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才华,但生怕他们被王叔叔文一党利用。803年帝都大旱,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受到威胁,朝廷决定免除一年租税休养生息。而京兆尹李实却称虽然大旱,但粮食收成很好,并不影响朝廷收税。最后挨饿的百姓们,不得不贩卖房屋,甚至贩卖妻儿才勉强交上了税。韩愈对此义愤填膺,顾不上自己的“实习”身份,与李实对自己的提拔之恩,愤然写了一封举报奏折,痛斥李实谎报灾情鱼肉百姓,并建议朝廷查明情况停征租税。然而李实却未因此遭受惩罚,韩愈反被贬到了广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