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十年后的早春二月,洞庭湖畔,刘禹锡与柳宗元久别重逢,结伴重返长安。在淳于髡墓前,两人一边聊起淳于髡的故事,一边约定各写一首诗。当天晚上,刘禹锡先写出来: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应以客卿葬,故临官道边。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长安在望时,二人的必经之地是灞桥附近的灞陵。灞陵既是从长安通往中原和南方的必经之路,也是唐人的送别之处,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亭中小憩时,柳宗元口占一绝: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然而造化弄人。柳宗元和刘禹锡想不到,灞桥的野花还没凋谢,他们又将结伴同行——这一回,是再次告别长安,奔赴更加遥远的南方。也就是说,他们满怀希望地回到长安,但只呆了一个多月。这年春天,八司马中除已去世的凌准和韦执宜,以及早几年调往淮南的程异外,其余5人都回到了长安。朝廷还没来得及安排他们,他们也就没有公务处理,正好趁此机会重温久违的京师生活。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皇宫和官署在城北,朱雀门就是皇城的大门。朱雀门外,大街两侧,都是整齐的里坊,其间点缀着难以计数的寺庙和道观。隔着朱雀大街与兴善寺遥遥相对的是玄都观。唐朝时,是长安的热门景点,以园子清幽雅致著称。在京任职时,柳宗元与刘禹锡经常利用休沐日到玄都观游玩。唐朝正逢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温暖期,长安的平均气温比今天高两度左右,春天自然也来得更早。早春二月,长安城花开灿烂。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几位一同被召还的好友同游了玄都观。之后,刘禹锡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随即,这首题为《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传遍京城。武元衡是女皇武则天的曾侄孙,唐德宗时三迁至右司郎中,后来又擢为御史中丞。为唐德宗举行葬礼时,武元衡担任山陵仪仗使。所谓山陵仪仗使,又称山陵使,负责掌管帝后陵寝制度和监造帝后陵墓。其时,刘禹锡想到山陵使手下做仪仗判官,但武元衡没答应。唐顺宗继位后,王叔文派柳宗元劝说武元衡,希望他支持革新。武元衡明确拒绝了。作为报复,王叔文趁机把武元衡降职,调任太子右庶子。不想,唐顺宗在皇位上才几个月就驾崩了。唐宪宗继位,立即重用武元衡,升任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武元衡自然读出了刘禹锡诗中的讥讽和嘲弄。他把这首诗呈送唐宪宗御前,唐宪宗原本就对“二王八司马”颇为不满,读了刘禹锡的诗,又听了武元衡添油加醋地解读,不由龙颜大怒。依唐宪宗和武元衡的意思,准备将刘、柳等人贬到比之前更加偏远落后的地区,继续做个编外的司马之类的闲职。不过,要真正落实,还得征求另一个人的意见,那个人就是裴度。裴度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贬谪已超十年,对他们的处分够重了。现在正值多事之秋,把他们召回京城,本想借此缓和矛盾,奈何再次重处?武元衡与裴度在御前争论不休,唐宪宗作出最后决断:把5个人都提拔为正四品的刺史。不过,任职的地区比之前更偏远——事实上,柳宗元等人第一次被贬谪时,最初的任命就是刺史。具体分配是: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韩泰任漳州刺史,韩晔任汀州刺史,陈谏任封州刺史。旨令下达后,柳宗元连夜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折。
文章插图
他不是为自己喊冤,他是为一个老人担忧,那个老人便是刘禹锡风烛残年的老祖母。老祖母刚随刘禹锡从朗州到京城一个多月,马上又要前往遥远的播州。播州即今天贵州遵义,当时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极其遥远的穷苦之地。年过八旬的老人要在这种崎岖险恶的路上行进数千里,耗时三四个月,不用说,自然九死一生。柳宗元想施以援手,向唐宪宗求情。他在奏折中饱含深情地写道:“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柳宗元还提出,柳州虽然也远,到底比播州好些。他希望唐宪宗同意,他和刘禹锡对换,他去播州,刘禹锡去柳州。唐宪宗读了奏折,大为生气,认为柳宗元在讨价还价。幸好,有正直的裴度站出来打圆场。裴度道:陛下刚侍奉太后,不应该说这种话。唐宪宗听了,自觉失言。于是,他重新对刘禹锡作了安排:改去连州。连州在今天的广东,路程虽远,但水路较多,条件比播州好。刘禹锡一直被蒙在鼓里。等到改任连州刺史的旨令下达时,他才知道是柳宗元为他上书请求才峰回路转的。几天后,柳宗元与刘禹锡一同离开了长安。从那以后,柳宗元再也没有回来过。柳宗元将在4年之后,以47岁之龄病逝异乡。此后,刘禹锡费时5年,收集、整理、编辑柳宗元留下的诗文。在他任夔州刺史期间,工作终于完成,刘禹锡亲自作序并刊行于世。柳宗元留下的孩子,也由刘禹锡养大成人。其中一个大名叫柳告,字用益。863年,中进士并入仕。此时,距柳宗元去世已经44年,而刘禹锡也已去世21年。柳宗元去世时,刘禹锡48岁。没有柳宗元的岁月,刘禹锡还要过上漫长的23年。如果说柳宗元因英年早逝而没能迎来人生春天的话,那么,比他多活了23年的刘禹锡在多年贬谪后终于苦尽甘来。晚年,刘禹锡闲居洛阳,过着优雅自在的诗酒生活。然而,对壮年时的磨难,对化作尘土的亡友,他一直铭记在心。去世前一年,他在撰写自传时,犹自深情地回忆起与柳宗元共事的情景。对他和亡友来说,那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风云岁月……
推荐阅读
- 皇帝自黑真的有用唐德宗自黑收获民心,而他自黑却亡国!
- 诗词歌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的人生定位
- 刘禹锡路过韩信庙,写下这首诗,道出千古值得深思的话!
- 刘禹锡:整个大唐,谁敢跟我比“任性”
- 刘禹锡被贬写了首诗,豁达豪气,短短四句通篇皆名句,激励无数人
- 白居易一首不知名诗,刘禹锡稍作修改,浑然天成,成诗中精品
- 刘禹锡一首经典诗,短短4句,笑中带泪,道尽一生委屈,令人唏嘘
- 刘禹锡初识白居易,写下一首千古名篇,其中两句激励了后世无数人
- 诗豪刘禹锡最得意之作,让白居易感叹良久,心悦诚服
- 诗坛知己:刘禹锡与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