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一包藏在祖屋墙中的“银元”引发的思考:古人的存钱办法知多少( 三 )


文章插图
九州配图:报道称二手房装修时发现墙壁暗格中的巨款《汉书》中记载了一个典故——“孔壁遗文”,或叫“孔壁中经”。说的是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准备扩建宫室,因为临近的孔家老宅碍事,于是下令将其拆除。结果,在拆倒的墙壁中发现了《春秋》、《尚书》、《礼记》和《孝经》等一批经传典籍书简。应当是秦朝焚书坑儒之时,孔子的后裔将这些传世典籍藏在了孔子老宅的墙壁夹层之中,因此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
 祖屋|一包藏在祖屋墙中的“银元”引发的思考:古人的存钱办法知多少
文章插图
九州配图:孔壁遗文可见,古人用墙壁夹层或者暗格藏放贵重或者重要的物品早已有之,有钱人受此启发便常常用墙壁藏钱,并被长期沿用下来。文章开头九州介绍的父亲从我家祖屋的墙壁暗格中取出的一包银元和古币,便是最好的佐证。办法六:地板在古代,有钱人藏钱确实是煞费苦心,用尽千方百计。和前面所说的将钱财藏于墙壁中一样,古人也会在脚踩的地板上下功夫,最常见的是在屋内地板的角落隐蔽处设置一个空心地下暗格用以存放贵重物品,然后上面使用和周围一样的地砖铺设,表面上很难被发现,只有藏钱人自己心中有数。
 祖屋|一包藏在祖屋墙中的“银元”引发的思考:古人的存钱办法知多少
文章插图
九州配图:出土的古代银子除此之外,九州还听说过一种无比奇葩的藏钱法——熔银灌地。相传在清朝时期,腰缠万贯的晋商为了确保自己的钱财万无一失,于是将所有银子熔化成液体,然后浇灌到屋内的地板中,确实也够狠的一种防盗法宝了。办法七:银票说到“银票”,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在现今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见到那些大户人家或富商巨贾使用银票的场景。实际上,中国最早的银票出现于北宋初年时的四川,当时叫“交子”,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了。只不过当时的银票并不像大家印象中那样可以用来交易,而只是具备了存放的功能,实际交易时还是要用现钱。
 祖屋|一包藏在祖屋墙中的“银元”引发的思考:古人的存钱办法知多少
文章插图
九州配图:宋代银票——交子此后随着银票制度的发展和规范,银票逐渐具备了流通和交易功能。但是有钱人将钱银拿到银票铺存放换回一张银票,并非无偿的服务,而是要收取保管费的,一般在3%左右。因此古代的有钱人并不会把家里的钱财都拿去换取银票存放,毕竟是放的越久就越亏。古人存钱的轶事趣闻从前文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古人在存钱、藏钱方面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但其实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比较明显的弊端,就比如说将钱银藏在地下或者墙壁中,如果家庭突遭变故的话,亦或是藏钱人个人出现意外而又未来得及告知家人藏宝数额和地点的话,那很容易就会出现辛辛苦苦存下的宝贵财富后人却无福消受的情况。此外,古人在藏钱上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轶事趣闻,九州为大家列举一二如下:此地无银三百两相信大家对这一俗语并不陌生,这原本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典故。话说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古时候,有一对邻居,一个叫张三,一个叫王二。张三千辛万苦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因此每天都担心被贼偷走,苦思冥想之后,找来了一个箱子将三百两银子全部钉在箱内,然后在屋后墙角的一处空地挖了坑将箱子掩埋。即便如此,张三依旧不太放心,担心别人到这来挖,于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招”,找来一块木板插在掩埋处附近,并在上面写上七个大字“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才放心的走了。不曾想,他的举动被邻居王二看个正着。到了夜里,王二悄悄的来到张三屋后将三百两银子全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是自己干的,他还特意在同一块木板的另一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第二天一大早,张三便来到屋后来巡查,发现了木板上王二所留下的七个大字,同时银子也不见了。
 祖屋|一包藏在祖屋墙中的“银元”引发的思考:古人的存钱办法知多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