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历来发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众多,其北方是著名的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与关中平原相比就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重量级考古发现了。但这里依然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而一次普通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一片普通的西周时期墓地,却让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了不得的“神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铜川市耀州区古称“耀州”,五代时期的“耀州窑”是北方唯一的青瓷窑口。如今,这里也是陕西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多条沟通陕北与关中的道路从这里经过。2012年,铜黄(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的修建,翻动了这里原本平静的土地,建设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西周墓地。不断被翻出的破碎陶片和依稀能够辨认的陶器残部让施工者很是好奇。不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入场,对这里展开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这片西周墓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东的一个名叫活龙村的自然村。活龙村名字听上去就很神奇,村北的山叫文王山,相传周文王曾经登临此处,半山腰山还有一个老树,据说已经有千百年历史了。听着口口相传的传说,村民不知在他们脚下果真有一片距今约3000年前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墓葬群。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墓葬位于文王山南坡的黄土台塬上,以南为沟壑,东面也为深达百米的冲积沟——扁担沟,扁担沟的水流入远处的漆水河。从沟壑两侧的断面看,可见一些新石器时期留下的白灰面房基和人类活动的灰坑等遗迹。一场严谨的墓葬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可分为钻探、布方、挖掘、整理四个阶段。首先通过大致了解,这些墓葬分布在一片面积大约3000平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通过钻探将这片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摸清,再把墓葬开口距离地表的深度记录下来。这时候确定基点,规划好发掘区域,布下探方,就可以开始发掘了。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首先考古队雇佣民工将耕土层挖掘干净,露出人们平时耕作的土层下方的早期地层。一般在这个地层上,就会发现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人员通过观察,发现,此次需要发掘的墓葬开口就在这个地层。换句话说,古人就是在现在暴露的地层上,向下挖坑,建造了墓穴。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因为墓葬挖出后,埋入死者,再将墓口填平,这一过程翻动了泥土,所以,墓葬范围内土的颜色与周围没有挖掘过的土是不一样的。考古人员就通过这种细微的不同,辨别出这片区域的33座墓。确定了墓葬开口位置,便可以继续向下挖掘墓葬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要时刻留心各种微小的现象和变化,并对墓葬的发掘情况进行记录。那如何进行一个较为规范的墓葬发掘记录呢?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文章插图
我们以此次发掘的最大的一座墓葬21号墓(后称M21)为例。该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中部偏西位置。它与M26相邻,相距大概4米,这暗示着它俩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亲属关系。之后,要记录墓葬的方向,M21为南北向,方向约347°。一般来说墓葬朝向的不同,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丧葬习俗,从而反映出墓主人所属族群的不同。
 发现|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