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民国风华梁思成:中国一定有自己的建筑史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古城墙被拆的方案敲定,梁思成连忙进言阻止,却无济于事,一代建筑大师当场痛哭。
他发出锥心泣血的呼告: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但他的大声疾呼被置若罔闻。
轰轰烈烈的拆墙运动就在他眼皮底下开始了。推土机,挖掘机轰隆隆驶过。
曾经的朱檐青瓦,曾经的牌楼林立,古老的城池,祖先的遗迹,就这样都倒了,塌了,灰飞烟灭,成为日渐远去的记忆。
现在世人谈起梁思成,大多源于他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人们更热衷的是猜测林徽因的感情世界。
而这一对学者伉俪,一生苦旅,默默耕耘,为中国的古建筑作出的贡献,却湮灭在那些虚虚实实的传闻之中。
 梁思成|民国风华梁思成:中国一定有自己的建筑史
文章插图
一、赴美求学
让我们把时光的镜头拉回上个世纪的20年代。
少年时代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把建筑立为共同的志向,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
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梁思成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赴美学习期间,夫妇二人学习十分刻苦,央视拍摄的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里面,展示了他们在宾州大学的成绩单,成绩都十分优异。
留学期间,梁思成曾经写信给父亲梁启超,抱怨说自己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担心自己今后只会成为一个画匠,背离了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回信说:“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功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
梁启超的话没错,正是这几年的勤学苦练,为梁思成今后的勘测绘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知乎上有人问,“梁思成手绘建筑图纸算什么水平?”
有人回答:“他的一笔一画,比高清扫描仪都好用。”
哈佛学习结束后,梁林二人到欧洲漫游,他发现国外许多建筑都受到妥善的保护。
而反观当时的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留下了璨若星河的古建筑遗产,但是在无数次朝代更迭和战乱之中,无人保护,满目疮痍。
从古至今,建筑始终受到鄙薄,认为不过是遮风避雨之用,是工匠之事。
为此,梁思成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
二、默默耕耘与坚守
1928年,梁思成夫妇回国后,到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夫妇俩辞去了东北大学的职务,回到北京,到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营造学社”,和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
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从1932到1940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踏遍全中国20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2700余处。
开始他们给每个县城的邮局都寄了一些钱和一封信,让当地人把范围内知道的寺庙楼阁拍下照片寄回来,然后再集中出访各地画图,收集资料。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些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长年累月在野外寻访古建筑,绝对不是一件诗意浪漫的事。
道路颠簸难行,军阀割据,土匪混乱,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危险,甚至命丧荒野。
梁思成早年遭遇车祸,脊柱弯曲,需要常年穿一个铁马甲来支撑,而林徽因身体瘦弱,饱受肺病折磨。
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其中的辛苦,岂是寥寥几句就能描摹殆尽?
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在荒寂的郊野,在偏僻的村落,在深山古刹,看到他们风尘仆仆的身影,看到他们对古建筑的深情与挚爱。
很多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的认识,并从此加以保护。如河北的赵州大石桥、武义的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的佛光寺等等。


推荐阅读